“天才”女科学家庄小威:从不选容易的问题做
2016年11月29日26
庄小威,第一位获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的华人女科学家。1987年15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991年赴美留学,1997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斯坦福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34岁成为哈佛大...
谢立中:和谐社会:发达国家的启示
2016年11月28日25
我们今天都在讨论“和谐社会”的议题。其实,如果我们不死抠字眼的话,建立“和谐社会”并不是我们国家单独面临的课题。事实上,考察一下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我们就会发现,建立“和谐社会”乃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必然要面对的课题。在这方面,发达国家既...
可怕的思维固化
2016年11月25日30
近些年来,好多以前看不惯的事,都能够视而不见了,对事物不再那么敏感偏执,对理想不再执著了,不再那么容易愤怒了,哦,好像是成熟了。然而正是因为不执著,明显感觉退步了,就像老罗说的“你们都可耻地成熟了”,真的,一成熟人也就老了。 四十来岁就承认老了,何其残酷?然而不得不承认这...
数学与生活
2016年11月23日26
演讲人:丘成桐 时间:6月10日 地点:香港中文大学 今日很高兴和诸位谈谈我个人成长、处世和决策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一定局限在数学的研究,我希望它对年轻的学生会有帮助。 介 绍 ...
全球趋势2030――新技术的影响新技术的影响
2016年11月23日26
2012年12月10日,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IC)发布了《全球趋势2030:多元化的世界》研究报告,对2030年前可能出现的世界性趋势作了预判。 《全球趋势2030》将新技术影响等六大因素视为改变世界未来...
思维之变:撬动世界的力量――钱旭红院士在文汇科技沙龙上的演讲
2016年11月22日27
经典思维源于经典力学。牛顿力学教会我们用看待机器的方式去观察和理解世界。 一百多年前诞生的量子力学,其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和解释赋予人类完全不同于肉眼直接观察和惯性思维的思维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量子思维是一种革命。 一千多年前中国的禅修里...
学习曼德拉精神
2016年11月19日23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作为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在我心中有着几十年的记忆,也是伴随我的青春一直到现在都无法磨灭的人物。 在我心中,有几个内心强大的人,一直是我的精神偶像与精神支柱。他们分别是...
著名教育学效应
2016年11月18日29
【破窗理论】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
莱布尼茨甚至可能超前于我们这个时代
2016年11月15日22
今天的人们谈论莱布尼茨时,通常将其归为哲学家和数学家。但其实,莱布尼茨身后留下卷帙浩繁的文档资料,体现出这位17世纪“通才”有着多方面的兴趣。他究竟留下多少文档?这批资料又是怎样被保存下来的?他如何认识中国和中国文化?近日,本报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来沪参...
曾子从政道德名言50句
2016年11月13日32
一、政治坚定 1、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原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译文】 读书人不可以不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