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内容 > 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合理利用多媒体 建构理想教学模式

2004年06月19日3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组合;如何提高师生互动,加深情景教学等问题的提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便应运而生,而且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瞩目和钟爱。但是其中的不足与弊病也随着应用的广泛化和深入...

美国中小学是如何实施创新教育的

2004年06月19日32
      美国在创新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对我们有很多的启示。笔者将从美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几个方面,来谈谈美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是如何实施的。   一、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美国的课堂教学是很开放的。他们在座位的编排...

网络教学热中的冷思考

2004年06月19日29
      网络进入课堂,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现代技术和教育的结合,网络有着其他教学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课程的逐步推进,各地都掀起了一股网络教学热,各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模式层出不穷。但是,由于对网络教学的内涵与目标把握不准...

儒学的人文精神

2004年06月19日24
    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中的“文”以人为本位,“人”以“文”为本性或自性,它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自身心灵的诸关系合乎中节的协调,以教化天下,并由此而开出礼乐文化、人伦文化、仁爱文化、人神文化、自然文化和生生文化等。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

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2004年06月19日24
      中国文化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中华民族是由许多的民族(或称为种族)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各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为丰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   从历史来看,不能不承认,汉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的地位...

面对竞争您准备好了吗?

2004年06月16日33
      正确认识竞争   竞争可以克服惰性,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每个人来说,竞争促使人们满怀希望,朝气蓬勃,充分调动生理和体力上的潜能,不断取得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但是,竞争也容易使人在长期紧张生活中产生焦虑,表现出神经质、身心疲惫等问题。如感...

改革开放铸造“高贵中华、文明中国”――在外交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的演讲

2004年06月16日26
      在中华文明史上,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两次社会大转型,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历史的三峡”。第一次穿过“历史的三峡”是在东周或者大致在春秋战国时期,第二次穿过“历史的三峡”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了。第二次转型出...

让更多的人愿意讲公道话

2004年06月16日23
     《中国青年报》8月13日报道了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的王山宝因一句公道话被歹徒殴打致死21个月后,终于被认定为见义勇为行为的新闻。笔者以为,这种因将公道话被认定为见义勇为行为的做法,在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的社会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能激励更多的人...

提倡见义勇为更要呼唤见义有为

2004年06月16日28
      南京六合区市民王山宝,在回家途中碰到两名喝了酒的男子对一名卖棉花者动粗,就说了句“哎,你们大白天咋就打人”,结果招来横祸,被歹徒伤害致死。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授予王山宝“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并颁发了奖金和补助金。仅仅出口相助就认定为见义勇为,...

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影响

2004年06月15日3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和纳米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科技与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的联系日益紧密,科技革命带来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