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内容 > 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人工智能的新发展

2004年01月14日24
��互动式卡通 ��动画片《TOM AND JERRY》的影迷们恨不得冲进电视屏幕帮着Tom抓住那只该死的小老鼠Jerry。波士顿的研究者已经帮我们实现了这个梦想,他们开发了一个交互式系统,允许观众进入卡通片的剧情,观众可以通过控制一个和屏幕中的角色类似的软玩具参与到卡通中去。 ��麻省理工...

什么是智能

2004年01月14日25
��Martin Fischler和Oscar Firschein (1987)阐述了三个他们称为“存在论”的哲学理论: ��1.智能是一种活的生物体的非物理性质,并不能在机器中创造出来。 ��2.智能是有机物质的自然属性:硅并不适合成为智能的载体,因为是无机物,但是当我们学会了用有机化合物建...

人工智能的过去和未来

2004年01月14日23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人的本性这个问题。并且试图限定人类和动物王国的界限,希望发现人类优越于动物界的特性,或者通过美化人类的动物性而使其升华。人类一直在尝试把自己定义为特殊的物种。 ��人类已经创造了机器,反过来,这些新创造的机器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是否动物仅仅是机器的一种变化的...

淘汰精英――社会反达尔文进化规则

2004年01月14日31
         羊群缓缓地向前迁移,头羊总是走在羊群的最前头督促羊群。羊群的大多数都不愿快行受累,因而对头羊有意见,可头羊依然督促如前,导致群羊愤狠。一天,迁徙到了有狼的地带,头羊督促更急。一些不满头羊的老羊便开始密谋,暗地里联合起来,对付头羊。一天,来了野狼,头羊奋不顾身冲在最前头同...

谈谈中国的楷模文化

2004年01月14日31
        中国的楷模文化由儒家祖师爷孔子开创,传承到今天,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楷模文化的特点,是树立“圣人”这样的神话般的“完人”形象,并要求天下的文化人、读书人以楷模为榜样,孜孜不倦地向楷模顶礼膜拜,对楷模心向往之,向楷模学而习之,时时刻刻都全心...

中国人缺少的是科学理性

2004年01月14日33
         中国人缺少什么?缺少科学理性。    有人分析中国人为什么不排队的原因是恐惧,其实这还没有说到点子上。为什么恐惧呢?害怕别人抢先?害怕自己吃亏?可是只要冷静地想一想,秩序混乱带来的损害要远远大于抢先所得到的好处。这想一想的功夫,就是一种科学理性。 ...

中国人应该改变思维方式

2004年01月14日36
      引言   前些日子有幸和日本的网上名人九哥相见,相谈甚为投机。九哥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他说:“中国人不仅需要提升道德水平,还应该改变思维方式”。生活在中国的朋友,由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效应,难以体会到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可是在外国生活过一段时...

科学精神的真谛:实事求是

2004年01月14日36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近代的欧洲。它是从中世纪宗教神学中独立出来并从古代思辩哲学中分化出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以军器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科技大量涌入中国,随之兴起的洋务思潮提倡“中道西器”、“中道西艺”,主张在物质层面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后来的维新运动进一步推进“西学东渐”,并把西学扩大到...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2004年01月14日33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和物理(生物电)脉冲...

中国人的命及其它

2004年01月14日35
     谈起命和命运很多人会想到“生命”,“革命”,以为“命”者唯生命而已,其实这就有失狭义了。文化之中的“命运”不仅包括了一个人的生命,还蕴有人一生之发展态势,和生活的质量。古今中外都有”算命”的,中国的算命包括了人的吉凶祸福,身家性命,而外国的算命多是预测一个人是不是运气,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