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导师张维教授
2020年07月03日31
我是江西人,在江西中正大学土木系就读四年,虽然在学习期间,门门功课的成绩均名列前茅,但直到1947年大学毕业遇到张维老师以前,我对自己将来的主攻方向还不明确。可以说:是他把我领进了力学的大门,是他培养我对力学浓厚的兴趣,也是他的言教身传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一位严谨的科学工作...
詹天佑:从广州恩宁路走出去的“中国铁路之父”
2020年07月02日33
在广州市荔湾区有一条有浓厚西关特色的道路,名叫恩宁路。它诞生于1931年,被誉为“广州最美老街”。在这条路上,分布着几十处文教古迹,比如李小龙故居、八和会馆、金声电影院、銮舆堂等,其中有一处古迹让小唯颇为感兴趣,特意进行了寻访,它就是詹天佑故居,“中国铁...
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之戚发韧
2020年07月02日3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送的是“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清华大学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韧。 水木百年留风骨,星河万里渡神舟 戚发韧:空间技术专家,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
“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之黄培康
2020年07月02日28
献身国防 深藏功与名 黄培康 雷达学与雷达目标特性专家 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今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和航天二院科技委顾问 “目标与环境电磁散...
“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之闻雪友
2020年07月02日30
冰雪赤子心 中华动力魂 闻雪友 ■著名舰船燃气轮机专家 ■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在舰船及工业燃气轮机的研究设计方面贡献突出 ■曾任中国首台航空改装大功率燃气轮机的技术负责人,负责中国第一台第二代舰船...
威武文明 壮我军威――记沈从岐与国刀“天下第一刀”
2020年07月01日31
刀是一种文化,象征着权威、浩然正气和无穷的勇气与力量。指挥刀在刀的文化中有着无上的地位,作为统帅三军的它凝聚了一份保卫国家主权完整的使命、代表了一份戎马生涯的光荣,体现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的责任。 自1953年正式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郭晋龙:“好工人就应该像淬火轨一样耐磨、坚硬”
2020年07月01日29
在呼和浩特铁路局,高级工程师郭晋龙是“偶像”一般的存在。“有啥问题找郭师傅一准能解决,他看一遍就能找出故障在哪儿。” 只有初中文化、普通电工出身的郭晋龙是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的首位铁路工人。他的信条是“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日前,记者来到郭晋...
不忘初心,永铸军魂――访”天下第一刀”发明人、共和国老兵沈从岐
2020年07月01日33
主持:王军刚 嘉宾:沈从岐 编审:汪漪 【嘉宾简介】沈从岐,男,汉族,浙江丽水庆元县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指挥刀、中华人民共和国升旗指挥刀发明人,“天下第一刀”专利人。现任北京振国威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他1961年应征入伍,在党和部队首长的亲切关怀下,曾荣立三等...
刘永刚:国家在进步,我们也要有更大的进步
2020年06月30日32
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正在进行。其中,一位来自中铝集团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铝西南铝)锻造厂的水压机锻压工,身穿工人服,以一颗平常心,坦然地站上了宣讲台。 在与这位基层工匠对话之前,我了解到关于...
柳卫平:从原子到恒星,核物理是他的科研“圆心”
2020年06月29日30
人物档案 柳卫平,从事核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研究,现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亚洲核物理联合会(ANPhA)主席、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主任、抗辐射国家级应用中心主任。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