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要共同维护国家形象
2008年06月08日31
从国外归来的许多留学生,大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现在的中国人在异国他乡读书搞研究,被人尊重的程度大大超过他们的父辈,更不用说祖父辈了。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发展世界瞩目,中国的国际地位持续提高,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一般来说,在国外,一个国家的形象...
国民要学会培养大国心态
2008年06月01日27
一个真正是强者是很孤独的,因为没对手,所以寂寞,更无聊的是整天还有一大堆无聊的所谓挑战者像苍蝇一样缠着自己要求挑战,面对着这些不是对手的对手,赢了,很无聊,输,又输不起。 于是当孤独、寂寞、无聊与傲慢无时无刻不冲击内心的时候,即便是英雄也会发起牢骚来,而牢骚大概的内容是:1、我大强了...
生命无价是现代国家的最高价值
2008年06月01日24
珍惜生命、敬重生命成为共同的价值理念且具有了国家形式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然而,大灾之中显大义,大灾之中明大义,大灾之中传大义。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害,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倾全力救助。期间,胡锦涛和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仅亲临险象环生的抗震第一线指导工作...
民族价值的光辉在四川汶川地震灾难中闪烁
2008年05月31日27
已故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教授说过,“中国人最宝贵的东西,这就是中国人关心人与人之间如何共处的问题”。在四川汶川这场大震灾中,中国人最宝贵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共处通过责任、爱心、关怀、真诚、勇敢、正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灾难之中见人心,大震大灾是考验。它考验我们政府的决策能力和动员...
六一,补上“民族性格”教育这一课
2008年05月31日25
这些天来,汶川地震的悲惨情状,让人泪眼婆娑,悲痛难捱。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种种灾难仿佛顷刻汇聚,让炎黄子孙一一遍尝。 一场重大灾难往往会有两种后果:要么把整个民族压垮,使其痛不欲生,置之死地;要么让整个民族空前团结,挺起不屈的脊梁。 新中国成立近六十年,不时给这个民族...
大地震颤 公民意识迸发
2008年05月29日23
死伤枕藉的大地震,摧毁锦绣巴蜀半壁河山。一夜之间,十三亿中国人以空前的主动意识,做为十三亿个国家公民凝聚在一起。 在惊人的灾难面前,中国人民显示出空前的坚强。这种坚强不仅仅体现在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也体现在普通国人迸发出的公民意识。他们是主动意义上的国家主人,设身处地考虑尽己所能共...
国家与国民的相守和共鸣
2008年05月28日29
写在全国哀悼日之际 ●全国哀悼日是国家与一个个国民之间的最富有情感交流的相守和共鸣。就在这人类历史中倏忽而过的三分钟里,我们感受到了自己与国家、与党和政府、与全体同胞、与本来素昧平生的他人的活生生的关联,哀思和挂念 把13亿的中国人团结成了一个整体  ...
伟大的透明和国家的成人礼
2008年05月27日22
伟大的透明和国家的成人礼 灾难时刻的信息传播 导语:透明的信息传播熄灭了谣言、召唤了民众、凝聚了人心、强化了国家意志,并协同政府共同把国人感情升华为国家哀悼日。5月19日至21日这3天,默哀中的中国恰是最团结的中国。 迅速、残酷。 里氏8级地...
多难兴邦不应被误读
2008年05月26日23
连日来,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久久不能平静。5月22日,我在《长江日报》上看到一篇题为《慎言“多难兴邦”》的文章,说“多难兴邦”一词包含对亡灵不敬之意,“多难与兴邦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不要将过多悲伤以外的意义强行赋予悲伤”。对此,我不敢苟同。 “多难兴邦”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