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颗星――杨嘉墀院士的功勋
2021年02月24日29
杨嘉墀院士走了。许多人都知道,他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是“863高科技计划”的四位首倡者之一,他也因此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这从新浪网网友的评论中就能深切感受到。仅仅两天,就有上百条悼念他的发贴。这些网友的贴子情真意切,十分感人。可见,对...
王淑芳的北斗“星”路
2021年02月19日2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2岁大学毕业,她即参与北斗系统研发,她见证了北斗问世。 今年44岁的交通运输部导航中心高级工程师王淑芳,22年来的工作,与北斗事业如影随形。 她的北斗“星”路历程,一...
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2021年02月19日30
1962年6月22日,是中国工业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一万二千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建成并正式投产了。上海市工业部门负责人,江南造船厂、重型机器厂和各协作厂家的代表聚集在现场。16.7米高的水压机像一个钢铁巨人,炉门缓缓升起,炽热的钢锭送进去,在...
嫦娥五号“挖土”归来,闪耀自立自强信心
2021年02月17日29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凌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零下20摄氏度的寒冷中,人们用火热的心情迎接一位熟悉的“天外来客”。经历23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怀揣来自月球的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这是一趟满载而归的科学探索,也是一次智慧与勇气兼备的无畏探险。...
谢华安院士:推广再生稻对中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2021年01月10日31
“提高再生稻单产亩产,对中国有着重要的粮食安全生产和战略发展意义。这不是靠滥用农药和化肥,而是需要多学科、多生态区协作攻关,围绕培育水稻优势产业区,创制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植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29日在福州如是说。...
没有强大的数学基础就没有良好的科技
2021年01月10日29
新中国在1949年成立时,可谓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国家领导人和先辈,努力带领着全国人民向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七十余年来,几经风雨,筚路蓝缕,以长以成。 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经不再是吴下阿蒙。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首款喷气战机创造航空奇迹
2020年11月25日30
在1959年的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阅兵式上,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的不仅有地面装备方阵的59式坦克等国产主战武器,还有天空中整齐飞过的国产“战鹰”--这是当时刚服役的歼-5歼击机。它的问世,让新中国在短短几年内,一举成为全球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式飞机的...
“北斗人”谢军:我们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航天追梦人
2020年10月23日32
仰望星空,我们能看见两个“北斗”。一个有7颗星,已在宇宙间存在亿万年之久,自古以来为人类指位定向;一个有30颗星,从无到有诞生发展不过26年,在浩渺太空却能为人类提供精确到10米的定位。 前者名为“北斗七星”,是自然的馈赠;后者名为“北斗三号全球卫...
难忘“争气桥”――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历史
2020年10月07日34
导语:2018年12月29日是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50周年,这座大桥当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收入“世界吉尼斯记录”,有"争气桥"之称。她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
宗师风范 世代相传――吴仲华学术思想探讨
2020年07月17日29
今年七月二十七日是我国杰出科学家吴仲华先生九十诞辰的日子。当我提起笔来写这篇怀念他的文章时,我感到,他那深邃的思想仍然在照耀着我们,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在注视着我们,他那披荆斩棘的精神在激励着我们,他那严格严谨的学风在熏陶着我们。我仿佛又回到了在他面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