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一甲子两座桥,见证一个国家的跨越

2020年06月24日29
    令世界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在建设施工中,集结了中铁大桥局、武船重工、中铁宝桥等各路桥梁建设“英雄战队”   而承建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三个土建标段中工程量最大、结构形式最繁杂的CB05标段的“战队”,正是在61年前架起了新中国成立后长江...

铸就50多年“桥坚强”――专访桥梁专家钱学新

2020年06月24日26
    最近一段时间,一系列桥梁垮塌事故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关注。面对不断出现的“桥脆脆”现象,人们开始反思和回顾,一些媒体找出了许多建国以后开工建设、历经几十年仍然“值得信赖”的明星桥梁,这其中有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等。 &n...

登高自卑  行远自迩

2020年06月24日30
    他常穿着一条有些泛白的劳动布裤子在校园漫步,看上去与平凡老者并无二致,当他向你走来时却像一座山那样崇高!在桥梁界,若提起哪位专家或院士,其名字往往会和某某著名大桥联系在一起。这其中却有一位老者,一生没有亲手设计过一座桥梁,但载入中国史册的几座名桥都深深地...

风雨桥梁情

2020年06月17日28
    陈英俊,1921年4月6日生于辽宁省辽阳市。桥梁力学专家,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土木工程学会结构可靠性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铁道工程学会顾问。从事桥梁工程及工程力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60年。组建了结构振动研究室,建设了该学科学位点,促进桥梁结构在随机荷载下的动...

神笔绘彩虹――记茅老的青少年时代

2020年06月17日24
    1979年春,我有幸与茅老相识,自此交往甚密。十年间,茅老在客厅里、书房内、饭桌上、庭院中,对我陆陆续续详述了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一、一个好奇的孩子 1896年1月9日,在长江之畔古老的城市――镇江,一个婴儿来到了世上...

钱七虎:为国奉献 永远在路上

2020年06月16日26
    82岁的钱七虎院士,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不到一周,便决定将800万元奖金悉数捐出。他说:“如果一个人追求个人名利,那关注点始终是在个人幸福的方向;如果一个人树立的是基于国家的价值观,那关注的就是国家、民族和人民。” 钱七虎院士今年的工作...

中国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

2020年06月15日22
    核潜艇和“两弹一星”一样,都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具有战略意义和威慑力的尖端武器,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国防的有力保障,在研制中功勋卓著的黄旭华是我解放前在交通大学就读的老同学。想起当年那个热情活泼、积极参加进步学生活动、并于上海解放前夕加入地下党的小伙子,如今已...

中铁隧道总工程师洪开荣:让盾构科技引领国际

2020年06月11日28
    “我们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就能借助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平台,为千里之外的项目施工‘会诊’,帮助现场解决施工难题,”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总工程师、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洪开荣日前接受采访时自豪地说。 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领先国内...

只进不退的盾构人顾建江

2020年06月11日27
    曾几何时,浦东人还称去浦西为“去上海”。80年代初,浦西夜晚灯火通明、夜景迷人,浦东却阡陌交错、恍如隔世。直至连接黄浦江两岸的隧道、桥梁陆续通车,上海越江交通不便的格局才逐渐被打破。现在,当你乘上地铁、打开手机,朋友圈还没刷新便已到了对岸。你又是否想过,...

遁地神器“天和一号”

2020年06月11日26
    7月2日10时,天津本土企业中交天航局控股的中交天和建造的超大型盾构机,在南京纬三路隧道南线冲出洞口,伴随着一阵巨大机器的轰鸣声,一条长达130米重4758吨“钢铁巨龙”从地下“咆哮”而出,只见这个超大型盾构机转动着巨大银光闪闪的刀盘冲破最后一层加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