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西方知识分子那样登场
2016年10月21日23
一方面,一个可供知识分子振臂高呼的传媒舞台已经搭好;另一方面,知识饥渴、精神饥渴的观众也已就座。现在,就剩下请大陆知识分子―― 大陆这些年被批判得最凶的几位“知识分子”,都是在大众媒体上表现活跃的“明星学者”。余秋雨的作品被贬为“文化口红”,易中天被指责“胡说三国”,刘心武被国内红学家集体...
探月政治学
2016年10月21日25
1969年阿波罗登月之时,探月就成为世界政治的一部分,而中国则将在今年为这一政治事件补上新的篇章。 1969年7月20日,美东夏令时16时11分,“阿波罗11号”飞船的月球着陆舱“小鹰号”(Eagle)完成了所有检测程序,正在接近月球表面。在这短暂的等待中,休斯敦...
对待中国现代化应走出传统“中西之争”
2016年10月20日23
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经历了三个不同的现代化阶段,形成了三种模式。三种模式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但其背后却有一条共同的内在逻辑,这就是从“西化”到“中化”,“中化”与“西化”间的相互冲突和相互交融―― 自从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
李政道教授和研究生对话
2016年10月19日24
5月27日下午,物理学家李政道在北京大学临湖轩会见了这个大学物理系的研究生,并就治学、做人等方面的问题,同研究生们进行了广泛的交谈。记者旁听这次对话,颇受教益。现据记录整理出来,奉献给读者。 ...
李政道谈创新精神的养成
2016年10月19日24
此文为李政道先生在10月30日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创新中国论坛”上的主旨报告 今天很高兴跟大家讨论“钱学森之问”。钱先生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
中国不能错过21世纪
2016年10月19日25
1957年,李政道与杨振宁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从而名声大振。然而,比起杨振宁的人情练达、长袖善舞,李政道要低调沉默许多。近日,他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交流演讲,总算让人有机会近距离一睹风采。 对中国高能物理发展的贡献 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李政道屡次...
阿里集团总参谋长曾鸣谈互联网的本质
2016年10月09日23
2013年11月07日 [导读]互联网让我们从工业文明走向了信息文明,从工业经济走向了知识经济。 近日,阿里巴巴副总裁、参谋长曾鸣在长江学院发表了主题为“互联网本质”的演讲。作为前中国雅虎总裁和阿里集团战略制定者,他对互联网的本质和未来都有着独到的理解。在演讲中,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
做学问的八个境界――梁漱溟1928年在广州中山大学的讲演
2016年10月09日22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 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大约从十四岁开...
世界著名实验室简介
2016年10月07日29
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国家实验室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载体,诸如美国阿贡、洛斯阿拉莫斯、劳伦斯伯克利等...
创造来自“问题”而不是“答案”
2016年10月07日24
核心提示 ●当你决定创业时,如果心目中只有面前的成功者,他们日以继夜占住了你全部的注意力的时候,你已经开始失败。 ●如果大家都沉浸在获得“答案”而不是去追问“问题”,那人类的进步就会大大放缓。 ●用科学、艺术和哲学推开智慧之门,才会从平庸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