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为敢于直面实际难题的数学菲尔茨奖得主点赞

2023年11月24日32
    近日,经巴黎萨克雷大学确认,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法国数学家洛朗・拉福格 (Laurent Lafforgue) 将加入华为团队,在华为开展数学研究。为什么著名数学家离开大学加盟公司?大家议论纷纷。 在大学校园里面,舒舒服服的研究理论问题、申请科研项目...

从钱临照院士的五次选择看中国科学家精神

2023年11月19日33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要素,科学研究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已经成为各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标志。”科学的社会影响的扩大和社会功能的增加,使科学进步的结果已经变成了政治问题。有鉴...

为民献石油 为国谋战略――记科学界的榜样侯祥麟

2023年11月19日35
    中国石油炼化工业的每一次重大技术进步都有他的脚印;年逾耄耋之年,他仍遵总理之托,担纲主持我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的课题……他是两院院士,是我国石化工业的奠基人;他是红色科学家、人民科学家和战略科学家! 2003年5月25日,家宝总理和一位精神...

王大珩:提出“863计划”的战略科学家

2023年11月19日33
    编者按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大批旅居海外、学业有成的科学家放弃优厚待遇和学术声誉,毅然踏上归国旅程,把智慧和生命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为弘扬归国科学家精神,学习时报即日起开设“归国科学家”栏目,陆续介绍归国科学家的先进事迹。...

归国科学家罗沛霖:建言推动成立中国工程院

2023年11月19日35
    罗沛霖(1913.12.30―2011.4.17),生于天津,籍贯浙江山阴(今绍兴)。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电子学与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罗沛霖193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为抗日前线培养通信人才。...

陈芳允:两弹元勋奠基北斗

2023年11月19日33
    陈芳允(1916.4.3―2000.4.29),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无线电电子学与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卫星测量和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到英国考瑟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1948年...

钱学森――杰出的战略科学家 | 纪念钱学森诞辰111周年

2023年11月19日32
    2022年12月11日 是钱学森诞辰111周年纪念日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档案文博管理中心研究馆员姜玉平老师 应《科技导报》“战略科学家专题”邀约 特撰写《钱学森――杰出的战略科学家》一文 现予以转发,以飨读者 共同缅怀致...

从“战略科学家”的视角出发,谈谈战略科学家

2023年11月19日32
    孙昌璞,辽宁普兰店人,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主要从事量子物理、数学物理和量子信息理论以及面向国家安全需求的基础研究。 孙昌璞院士长期从事量子物理、数学物理和量子信息理论等领域的研究,...

自古科研皆寂寞,唯有创者留其名

2023年11月12日34
    科研工作既有探索的快乐、找到的喜悦和突破的激动,更多的是探索的失败、反复的尝试和无边的寂寞。 一百次科研探索和尝试可能只有一次是对的。因此,做好科研首要条件就是耐得住寂寞。袁隆平先生在全国各地的稻田中苦苦寻觅十多年,才找到杂交水稻的火种。屠呦呦先生化了几年时间,尝试了...

诺奖锦上添花固然好,科技自立自强更重要

2023年11月12日32
    今年十月一日,既是国庆日,也是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的百岁寿诞。杨老先生确实命好能力强,父亲是留美博士,从小在清华园长大,留美读名校,师从诺奖得主,2年多就拿到物理学博士。博士毕业没有多久就暴得大名,将诺奖收入囊中。杨振宁没有故步自封,在物理学上一生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