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张文木:学者是一个国家的“定海针”,学习司马迁

2024年06月13日33
    演员的脸比字好看,学者的字比脸好看。演员当多露脸,学者当多写字。文字是学人的基本功。 今人出名靠电视包装,古人出名靠民间的传颂和想象。佛之所以受人朝拜,是由于沉默无言;杨玉环之所以美若天仙,是由于没人见过她。 泡沫总比实体多,虚的总比实的多,看...

邓小平的破局智慧

2024年05月30日36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成长的烦恼,甚至会遇到较大的困难、挑战或考验。应对变局、突破困局、化解危局,需要破局智慧。邓小平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政治经验,具有高超的破局智慧,值得后人学习。   抓住决定性...

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

2024年05月20日33
    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过去我们打的是上层建筑的仗,是建立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建立这些上层建筑干什么呢?就是要搞生产。搞上层建筑、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国际公法、国际私法与国际法中的“雅尔塔体系”

2024年05月20日31
    国际体系,一定是一个法权体系。只要法权关系没有变,就不能轻言“体系解体”。比如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就是与雅尔塔法权体系一致的表述,而在“雅尔塔体系解体”的说辞下,就不能解释美国表述的法律依据。现在流行的“雅尔塔体系解体”说,是将以美国与苏联为首...

张文木:诱倒对手的最佳方式是在其双脚悬空身体失重后使其远离资源

2024年05月12日36
    政治家是实践地缘政治学的主体。历史上,能够批判性地吸取和运用学者研究成果,充分认识不同地理空间的不同特点,较好地把握战略目标与战略资源/能力的匹配及其矛盾转化关系的政治家,一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为他们的认识会使国家培养元气,行稳致远,而这样的学识...

林同济:战国时代的重演

2024年04月26日37
    一   我们必须了解时代的意义。 民族的命运,只有两条路可走:不是了解时代,猛力推进,做个时代的主人翁,便是茫无了解,即或了解而不彻底,结果乃徘徊、分歧、失机,而流为时代的牺牲品。 现时代的意义是什么呢?干脆又干脆,曰在“...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普曼”――读李普曼《美国外交政策》《冷战》

2024年03月16日38
    今天的美国政治家及学者真的需要读书了。如果他们不愿意像基辛格那样读《毛泽东选集》的话,那就建议他们一定要读读沃尔特•李普曼分别于1944年和1947年出版的《美国外交政策》和《冷战》这两本(在目前中国国内也很难找到的)书,而不要读凯南和布热津斯基的书。...

张志坤:关于正确看待“战略定力”的一点想法

2024年03月15日36
    最近一个时期,国内外都有一些人不吝笔墨辞藻、极尽夸张地表扬中国,说在风云激荡的全球形势下,中国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和空前的战略定力。这股表扬舆情风潮是如此强劲,以致于 “克制”与“定力”一时间成了贴在中国头上的标签,成为向世界推销中国的战略广告。 对于...

读史心语(32则)

2023年12月03日28
    1.和平诞生于理想而归宿于均势。 2.市场支撑着利益,而资源则支撑着市场。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无所不利的全球化是不存在的。 3.大国崛起于地区性守成,消失于世界性扩张。 4.财富的灵魂是政治,交换的本质是暴力。 5.中亚是世界地缘政治的中枢,也...

张文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利益

2023年07月30日32
  只有政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全球化才有意义 我认为,目前的时代不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而是以和平发展的愿望为主题的时代。但要谈和平与发展,不能只用人们的善良愿望为尺度,而应以事实为依据;我们只能从具体问题中说什么是真理。科索沃战争之初,过惯长期和平生活的南斯拉夫人已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