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我的老师周光召

2021年04月04日34
      1982年,我从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考取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生,跟随周光召先生攻读硕士和博士。从学生到走上科研道路,周老师在学术上指引我、培养我,在生活中关心我、帮助我,在我每一个人生选择的重要关口,周老师都对我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他...

茅以升工程教育理念的再实践

2021年03月18日36
    2016年是我国一代科学大家茅以升先生120周年诞辰。 茅老毕生以振兴中国的桥梁和铁道事业为己任。抗战前期他临危受命,主持修建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在大桥通车仅仅89天时,为阻止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入侵,茅老又亲手...

他培养的人都很能干

2021年03月17日34
    3月4日上午,当记者将电话打到清华大学教授林家翘家里时,他才吃惊地得知彭桓武先生逝世的消息:“他怎么就走了呢?”在详细询问了彭桓武生病住院的情况和追悼会的安排后,他说:“如果身体许可,我将到八宝山参加追悼会。” 林家翘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荣誉退休教授、...

严谨求实的物理学大师

2021年03月17日33
    严谨求实,终生不渝   2007年1月上海出版的《科学》杂志(59卷1期)最后一页上,刊登了一封更正信,信的全文为:“贵刊2006年1月(58卷1期)登载我文《具有启发性的广义相对论》后,再继续研究中,我发现该文中一等式(该期42...

陈能宽院士与西南交大

2021年03月16日30
    5月27日12时,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因病逝世,享年94岁。噩耗传到位于成都的西南交通大学,全校师生万分悲恸,纷纷以各种形式缅怀这位杰出校友。自1942年进入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现西南交通大学)矿...

缅怀恩师陆士嘉教授

2021年03月10日32
    一个人一生中,对其命运有很大影响的人,除其本人和亲属外,就是老师。 由于受抗美援朝的影响,我考入北京航空学院学习飞机设计。上完大学三年级,来到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大学三年级教我们空气动力学的是女教授陆士嘉先生。她是学校里唯一的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她讲...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021年02月16日31
      1983年9月,北京景山学校向一直高度关心教育工作的邓小平同志致信汇报学校教育改革情况,并希望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词。不久,在那年的国庆节,邓小平同志欣然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教育的“...

近代史名人话语录

2021年02月07日35
    □1929年,梁启超病情渐趋恶化,学生谢国桢和萧龙友劝他停止工作,加强休息。梁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不久不治而逝。1982年,谢国桢因病住院,犹坚持看书不已,萧龙友的儿子萧璋去看他,劝他养病期间不要看书,注意休息。谢说:“战士死于沙场,...

“从娃娃抓起”,培养顶尖数学家

2021年01月10日38
    无须高考、面向全球招生、初三学生也可入学……连日来,清华大学新近发布的“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备受关注。一个个关键词冲撞眼球,计划被不少人视作“不设任何框框的拔尖人才培养特区”,由此引发了众多讨论:这个特殊的“特区”要培养什么人?怎么招怎么教...

吴仲华先生教我做学问

2020年07月19日28
    吴仲华:中国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后留校任教。194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54年回国,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教授兼系副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等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