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加拿大小学教育:尊重孩子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

2009年08月29日26
  华人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民族之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从来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一整套儒家理论。不管走到哪里,中国人这种传统,都将伴随着他。 不过,虽然华人非常重视教育,却是把教育作为手段和工具来用的。华人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功利性很强,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

中外教育比较

2009年08月27日25
  制造神童与保护天性 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三岁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字母O,是幼儿园老师教的。这位母亲一纸诉状将幼儿园告上法庭,理由是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因为此前,孩子能把O说成是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而自从识读了26个字母,这种能力就丧失了。...

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009年08月27日28
      中国孩子和美国有什么不同吗?当然有了。首先,他们长得就不一样。中国孩子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美国孩子则是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说实话,当我们比较任何两个不同的人或事时,既身处其中又远观细玩, 这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大有相似之处。表面的不同很容易分辨,...

扼杀优秀人才的利器――高分压力

2009年08月27日31
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曾经遭遇过一次“张冠李戴”的事情:自己明明是成都一所普通中学――成都十三中的毕业生,可当地的媒体却问也不问,想当然地认为他是成都最好的中学――成都七中的毕业生,并且让这一错误说法见诸报端。公众也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对此朱清时有些哭笑不得:自己从来不为自己...

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

2009年08月27日29
      当我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开眼...

中国日本国民素质差距有30年

2009年08月21日32
一位中国精细化管理专家,准备利用一年的时间考察精细化管理开展最好的日本、德国、新加坡三国。在第一站日本,我们的专家认识到:过去我们只知道日本企业家长于精细化管理,而这种精细化的思想,其实早已根植于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今年夏天,笔者作为中国精细化管理考察团的一...

刘道玉:大学校长素质不如80年代

2009年08月12日27
中国是一个重形式、重名节的民族,人们的思想是趋同型的。美国人不管这些,人家只管做事,不赶时髦。人家只有120多个研究大学,相当于中国大学总数的0.3%!一流不是计划出来的,也不是口号喊出来的,而是一个扎扎实实建设的过程。 受访者:刘道玉 前武汉大学校长 大学校长的素质下降了 经济观察报:对...

中国能不能办出世界一流大学――龙希成访丁学良

2009年08月11日29
人类有史以来,虽然也有文明灿烂的争辉,但国家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军事和经济实力的较量。自20世纪末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国家间的竞争已主要表现为对人才资源的竞争,大学争创一流的竞争,核心则是大学制度的竞争。自我国提出“科教兴国”以来,各地大学合并的浪潮风起云涌,政府也加大对大学,特别是对少数几所重点...

一个没有教育家的时代

2009年08月11日29
    《同舟共进》杂志2009年第2期刊载“为教育把脉”的重头专题,呼吁“一场真正的变革”。   中国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温元凯说:上世纪80年代,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都由当时的校长推动迈出了改革步伐。但90年代以后,哪一个大学校长、哪一所大学作出了真正的改革...

美国学生眼中的中国教育

2009年08月02日30
      他们的整个教育都是为了记住一切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东西。   我是美国私立小学教育和公立中学教育的产物,因此我习惯于非常喧闹的教室。如果教师能在这样的课堂上不维持纪律而上完45分钟课,就被认为有本事。与此相比,北京一家中学的课堂气氛在我看来是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