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合理利用多媒体 建构理想教学模式

2004年06月19日3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组合;如何提高师生互动,加深情景教学等问题的提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便应运而生,而且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瞩目和钟爱。但是其中的不足与弊病也随着应用的广泛化和深入...

美国中小学是如何实施创新教育的

2004年06月19日31
      美国在创新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对我们有很多的启示。笔者将从美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几个方面,来谈谈美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是如何实施的。   一、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美国的课堂教学是很开放的。他们在座位的编排...

网络教学热中的冷思考

2004年06月19日28
      网络进入课堂,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现代技术和教育的结合,网络有着其他教学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课程的逐步推进,各地都掀起了一股网络教学热,各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模式层出不穷。但是,由于对网络教学的内涵与目标把握不准...

加强挫折教育 培养健康心理

2004年06月14日33
      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对学生加强挫折教育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消除外部阻力 预防不健康心理养成��   教师与家长教育思想与行为的偏差,是造成青少年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青少年 学生心理比较稚嫩,需要得到成人科学...

中西治学目的之差异

2004年06月06日29
    中西学术的源流和体系不同。中国学术源于先秦诸子百家,西方学术源于古希腊罗马。在两干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分别形成两种不同的体系。   中西学术治学目的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求知”与“求用”差异,二是“求法则”与“求事实”的差异。   “求知”与“求用”...

莫世健:自强不息 至真至诚

2004年06月05日29
      【简历】莫世健,1982年吉林大学法律系学士毕业;1986年加拿大Dalhousie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1991年澳大利亚悉尼(Sydney)大学法学院博士毕业;1995年澳大利 Monash大学法学院学士毕业(兼读);取的澳大利亚律师资格;...

英美两国中小学科学课程开发及其启示

2004年05月21日27
      课程开发(英文为curriculum development,我国有多种译法,如课程编制、课程发展、课程的跟踪编制等),据英国教育学者朗特里所编的《教育辞典》解释,是“指个人或小组确定某些学习者的教育目的和目标 ,设计合适的课程(包括对教学内容、...

对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几点认识

2004年05月21日25
      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在诸多的领域里,国外先进的科技、设备及管理经验被广泛地介绍和引用进来,其中就有我们从德国“拿来”的“双元制”模式。“双元制”在国内职教界炒 得很火爆,但在我国实施十多年来,其重要意义和日...

中美基础教育孰强孰弱: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参照系

2004年05月21日29
    中国青年报发表数学大师丘成桐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否定性评论之后,又刊登了一些讨论“中美基础教育孰强孰弱”的文章。与此同时,搜狐网站也为此设立了一个讨论专题,讨论帖子近千条,可见这是一个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有3526名网友以自己的判断投票:其中认为中国基础教育较强的占15.8%...

教育的回归与改革

2004年04月25日26
    [摘要]教育要回归到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中去,教书先教人,立人先立德。这种回归不是内容上的透视,是教育目标上“化民成俗”的定位思考;教育的回归不是复古主义教育,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教育的回归不是理论上的空喊,是教育行为上反璞归真的身体力行。教育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