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024年01月13日34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名片,是其办学的永恒追求。一所学校应有自己的校训,是有自己特色的校训。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人文精神的集中代表,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内核体现。校训虽言简意赅,其意却质朴深邃,往往会伴随并影响学子们的一生。 1. 关于校训之概述...
讲台上的陈寅恪
2023年12月11日33
20世纪30年代,陈寅恪任教于清华大学。那时,每当上课铃响后,便有一位穿着皮袍,外面罩以蓝布大褂,头上戴着一顶两边有遮耳的皮棉帽,右手拎着一个蓝布大包袱,走路一高一低,相貌稀奇古怪的纯粹国货式的老先生彳亍而来,这就是陈寅恪。 一位名闻天下的大学者竟被学生们称为一...
胡适的教诲
2023年12月11日34
1946年至1948年,胡适在北大任校长,当年,29岁的沈善炯在北大生物学系任助教。不久,他收到加州理工学院的入学通知书。 当时,由于国内战事吃紧,国民政府忙于南迁,出国留学的事情无人负责,因此,沈善炯的出国手续迟迟没拿到手,很是着急。就在他犹豫彷徨之际,有人提...
容庚的爱才惜才
2023年12月11日32
容庚出身于清末书宦世家。1922年,经罗振玉(近代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引荐入北京大学研究国学,历任燕京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等,他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文物鉴藏家。 有一年,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字学研究生计划招收2名,有6人报名,成绩都超过了...
林徽因设计校徽
2023年12月11日29
1928年8月16日,张学良出任东北大学第三任校长。这年9月,梁思成应邀来到东北大学筹建中国高校第一个建筑学系,并担任系主任;第二年3月,林徽因也前往任教,他们分别主讲中西建筑与设计、美术与建筑设计等课程。 张学良挂帅东北大学后,认为学校应该有一个既符合国情又...
张伯苓的朴实
2023年12月11日32
张伯苓相继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其经费来源主要靠社会募捐,由此他得了个“化缘和尚”的绰号。张伯苓把募捐到的资金登记造册,账目完全透明化、公开化。他坚持把钱花在刀刃上,绝不允许有丝毫的浪费,更不允许落入私人腰包。他的生活始终朴实无...
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3年11月19日37
2022年1月26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人民日报》撰文《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教育部党组书记...
三国三大战役启发的研究生管理
2023年11月12日33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反映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到魏蜀吴三国鼎立,再到天下统一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三国演义包含了很多巧妙的计谋,深刻的智慧和高超的管理,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人读三国演义,读成了著名政治家。有人读三国演义,读成了著名军事家。...
新的一年,希望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走在良性发展的大道上
2023年11月11日31
我国现在有几百万的在读研究生,几十万的在导导师。虽然大部分导师和研究生关系融洽,但是有关师生矛盾的报道也时有耳闻。有矛盾不怕,也不用掩饰。如何看待矛盾,如何管控矛盾,如何解决矛盾,实现师生双赢才是正确的良性发展方向。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做导师?如何做研究生?...
与其延长硕士学制,不如改革培养进度
2023年11月11日31
近期,很多高校纷纷修改研究生学制,尤其是延长攻读时间。一般来说,把硕士生学制从2年或者2年半,修改为3年。将博士生学制从3年修改为4年。其中,博士生学制增长,意见不大;硕士生学制增长,意见不小。学制增长,对学校和导师都是好消息,可以有利于出更多的成果、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