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名师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缔结师徒情谊  传承工匠精神

2019年09月13日30
  “好苗子”遇上“及时雨”   七厂有这样一对师徒,徒弟获得油田公司“五小”成果奖3项,油田公司第二届防范类重大技术革新一等奖,师傅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采油七厂第三油矿720队,有这样一对师徒。师傅王金成,在徒弟李海洋的眼里简直就是自己的“...

师徒传承的精髓是什么?

2019年09月13日33
    拜师学艺是农耕社会生活模式下求生的方式之一,徒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徒生涯,最终达到可以另立门户,独立生产经营的目的。稍微有点情怀的,或者有点门派意识的师傅会将徒子徒孙生生不息、开枝散叶的行为视为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师传历史更悠久的行业,会有意识地树立某...

师徒,技艺传承背后的精神归属

2019年09月13日31
    中国的传统技艺有着很深的师承文化,在手工艺、戏曲、中医、民间艺术等依赖个人实践经验的领域,其技巧无法通过标准化实现批量复制,往往以师徒之间的口口相传、手手相授来实现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几千年下来,师承文化在人们心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 &nbs...

以中华美育精神塑造时代新人

2019年08月31日33
  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使命任务。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是习近平总书记复信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时提出的殷切期望。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除了应当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斯坦福开学演讲:不要回避挑战自我,不要否认欲望、好奇心、怀疑和不满

2019年06月21日25
    导读 不要过分谨慎,最重要的是,去抵抗失败的恐惧感。是的,你会犯错误。可那是你的错误,不是别人的。你将从错误中缓过来,而且,正是因为这些错误,你更好地认识你自己。 作者:威廉・德莱塞维茨(William Deresiewicz),美国《国家》杂志...

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是怎样学习的?

2019年06月20日27
    世界著名大学既是大师云集的地方,也是培养大师的殿堂。     A、从毕业生的素质看大学的水平   衡量一所大学的水准,一是看它的科研成果,二是看它的学生素质。我认为,评价一所大学的学生素质...

教育能推动国家富强吗?

2019年06月17日28
    “知识改变命运”,这在现代社会差不多人所共知,不仅对人如此,国家看来也不例外。在当下这个时代,一个隐形的共识是:今后国家间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而这又尤其明显地反映在年轻一代的受教育水平上,这将会决定它的劳动力素质。 这种看法由此假定,一个年轻人学...

谢和平院士:怎样才是优秀的老师

2019年06月16日27
    我们要改变理念、改变思维、改变习惯,让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非标准答案考试成为新常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水平的精英教育。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5年10月,我国颁布实施了“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对...

谢和平院士:懂得尊重 德行天下

2019年06月16日28
    懂得尊重  德行天下 ――在2017届学士学位授予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谢和平院士 2017年6月20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

为什么中国人在中学阶段很厉害,后期表现却不如外国人?

2019年06月12日30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认为,我们的学生往往因为应试教育而丧失了学习的乐趣,在综合素质方面甚至是国人最骄傲的数理化方面可能并不比美国人强,而且美国中学生的用功并不比中国学生差。同时,丘教授也给中国学生提了不少中肯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