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名师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从知识需求看素质教育的无奈本质

2009年10月12日23
  我们现在对于中国的教育大谈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我们比较中国与美英等国的教育的不同,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少年儿童的学习是快乐的,有充裕的时间学习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在顶尖的学生里面,中国学生考试很好,但是其它综合素质就远远落后了。 我们在提我们素质教育问题的时候,总是提出我们考试...

反思私塾与大师培养

2009年10月12日25
  我们现在普遍的在呼吁我们缺乏大师,我们的各个学科的大师们都是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的人物,而这样的结果实际上我们更要看一下当时与我们现在的不同。 我们知道这些大师们都是早年上过私塾的,即使是自己没有上过,其父辈也上过,而且在家里有教育的背景,这样的结果我们就要再看一下我们的私塾教育...

从评价体系看中国与诺贝尔奖的距离

2009年10月12日29
  刚刚公布了2009年度新的诺贝尔奖的得主,又有华人得奖,华人高锟先生以他在光纤领域的卓越贡献得到了这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华人的幸事,但是我们要注意到的是除了高行健以外,华人获得诺贝尔奖不仅没有在中国大陆所做出的工作,更没有在大陆接受基础教育的人,而高行健也是在诺贝尔文学奖没有世界...

温家宝在北京三十五中学讲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2009年10月11日26
  ( 2009 年9月4日 ) 老师们好,今天上午,我在三十五中初二(5)班听了5堂课,中午和同学们一起吃了饭。下午和老师们座谈,听取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来了。在教师节前夕,我用整整一个上午听5堂课,一方面,用这种方式表示对老师们的尊重;另一方面,想深入地了解...

一流的科研不需要一流的英语

2009年10月08日28
  日前,曾获得世界分子光谱学权威杂志《光谱化学》颁发的权威大奖“汤姆逊纪念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应邀做客南开大学九十年校庆名家讲坛作精彩演讲。 追求“影响因子”方向偏离了 朱清时对当今国内学界的导向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今的考核指标过分定量化,一年要...

在真理面前不能讲官本位

2009年10月02日28
      26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深圳科学馆做了一场关于“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和出路”的讲座。朱清时表示,行政化有其好处,可以让下级服从上级,让秩序运行得井井有条,但是基本要求在于“上级要保证比下级掌握更多真理”。但是在大学中,行政化则会让大...

香港的教授和校长是如何产生的

2009年09月27日29
    内地大学的官僚化倾向要严重得多。因为他们是上级部门任命的,体制决定了校长不是对下负责而是对上负责的。这是制度造成的不好现象。制度应该有一些限制,使得这类问题不出现。现在这个制度里面理性化的东西不是没有,但是这种制度下,可能会产生很多相当不好的效果。...

美国校长为什么炮轰中国大学

2009年09月21日29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日前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大学,引起了美国教育界人士对中国大学的激烈争论。 对中国大学近年来久盛不衰的“做大做强”之风, 施密德特说:“他们以为社会对出类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课程多,老师多,学生多,校舍多...

扼杀优秀人才的利器――高分压力

2009年08月27日30
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曾经遭遇过一次“张冠李戴”的事情:自己明明是成都一所普通中学――成都十三中的毕业生,可当地的媒体却问也不问,想当然地认为他是成都最好的中学――成都七中的毕业生,并且让这一错误说法见诸报端。公众也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对此朱清时有些哭笑不得:自己从来不为自己...

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

2009年08月27日28
      当我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