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名师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胡刚复:浙大西迁“总参谋长”

2022年08月01日34
    胡刚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事业奠基人之一,对X射线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大同大学等校创建了物理实验室,培养了吴有训、严济慈、赵忠尧、施汝为、钱临照、余瑞璜等著名物理学家。抗战期间,作为理学院院长协助竺可桢进行浙江大学西...

胡刚复:教给中国真正的物理

2022年08月01日31
    胡刚复(1892~1966),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物理学奠基人 1923年末,在往返于上海与南京的火车上,人们总会见着一个身穿中山装、个头不高的年轻人。他行色匆匆,随身携带着一个藤木织成的黄色箱子。这原本没什么稀奇,这样的箱子,是老上海寻常人家常有的...

物理学家吴有训的气派

2022年08月01日30
    其实,吴先生只有在社交场合才会显示出“威严”“气派”,工作中却是不修边幅。 吴有训先生,身高1.9米,在国民党时代曾主持中央大学,从历史上算,或许可算是中国第一个全国科研机构的负责人,资格比郭沫若还要老,而“康普顿―吴有训效应”则彰显着他在专业领域...

吴有训:要留正气在人间

2022年08月01日35
    人物简介   吴有训(1897.4.26―1977.11.30),字正之,江西高安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大学“以高水平科研支撑的高质量大学教育体系”的创建者和实践者。 科研贡献主要体...

诺贝尔奖与华人―吴大猷教出双杰不居功

2022年07月27日32
    华人在诺贝尔奖上大放异彩,起源于1957年的杨振宁、李政道。二位得主皆师出台湾前“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之门。杨、李都说过,因为有吴大猷当年在西南联合大学的教导,日后才有机会得奖。 有“中国物理学之父”美称的吴大猷,南开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密西根大学物...

永远怀念吴大猷老师――黄昆

2022年07月27日31
    2000年3月4日,吴大猷老师不幸逝世。噩耗传来,我万分悲痛。近60年来,吴大猷老师和我之间的许多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 吴大猷老师倾注毕生精力,为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杨振宁、李政道和朱光亚等有重大科学成就的物理学家,都曾在二...

吴大猷的老师和学生

2022年07月27日32
    吴大猷是闻名国际的学术大师,成就斐然。可是,在他自己看来,“一生从来没有离开过学校生活,好像一条河,顺水下来,没有很大的波折,谈不上什么奋斗。”这除了自谦之外,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保持学者本色的吴大猷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取得辉煌的成绩,得益于学术的传承及...

无尽的思念 无穷的动力

2022年07月13日33
    时光过得如此之快,转眼即逝,黄秉维先生已经离开我们近两年了。今年黄先生诞辰90周年,众多学者撰文表达怀念之情。作为他的学生,没有资格对先生的学术水平和贡献品评,我愿把亲身经历的一些琐事写出来,以多方位展示先生绚丽多彩的人生世界和人格魅力,并藉此表达我对先...

勤学教诲育英才 鞠躬尽瘁维地学

2022年07月13日31
    先生离我们而去已经二十个月了,学生的博士论文答辩也已经过去了十三个月,回顾近年来走过的路程,先生的谆谆教诲依然犹在耳畔,先生的音容笑貌依然犹在眼前。先生的言传身教就象灯塔一样指引着学生的人生跋涉…… 先生珍惜生命中的每时每刻去看书,也非常重视学生看书...

郭永怀夫人李佩追忆钱伟长

2022年07月05日36
    获知钱伟长先生去世是在7月30日中午,第二天,也就是7月3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佩在北京中关村的家中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的专访,回忆起她记忆中的钱伟长。 李佩是著名力学家,我国导弹、核武器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夫人。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