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2008年06月27日26
而今,国际教育界已把21世纪作为“创造教育”的世纪。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才干的新一代列入引人注目的战略计划。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瞻远瞩的题词,也为我国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指明了正确方向。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明古国,给后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
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与提升
2008年06月27日31
罗素曾说过:“不注意心理发展的节律和性质是教育上呆板无效现象的主要根源。”这里所说的“心理发展的节律和性质”就是指的人格。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师必须具有人格魅力。因为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态度等,对学生的社会化与人格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说,教师以其全部行为和整个人格影响学...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2008年06月27日29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有人给师生关系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即电路适配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
成功的教育方法
2008年06月26日31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你了解你的孩子吗?只要你针对他的特点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推荐常见的几种类型孩子的表现及主要教育方法: 第一类:精力过剩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 教育...
论青年的创新教育
2004年08月18日35
青年兴则国家兴。世纪之交青年创新能力的高低,对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识青年创新教育的内涵、意义与途径。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
中日两国小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比较研究
2004年08月14日31
一、日本中小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主要形式 1.道德时间课 道德时间课又称特色道德课,主要讲授行为规范、道德法则、公德品质和做 人的道理。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开设到初中毕业。这种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 讲授、讨论、交流、视听等...
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 拥抱世界
2004年08月14日33
加入wto后,各色各类的外来文化将随着经济的大潮以更加迅猛的态势蜂拥而至。对此,年轻一代的莘莘学子该如何应对?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和青年教育的张岂之教授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提出了鲜明的观点: “我们首先要继续研究西...
论教育创新与民族创新精神
2004年08月13日29
提要:教育创新是指在教育上第一次推行新的观念和体制或方法,促使教育发生进步性的结果的过程。教育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打破文化不连续性的关键要素,是民族文化转型的动力。教育创新既是民族创新精神的一部分,又是民族创新精神之基础。...
教育与富强――近代民族启蒙的历史轨迹
2004年08月09日31
当今世界,民族国家间的竞争已从中古农业文明时代,仅凭原始体力肉搏取胜的"体力战争";演化到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凭借人造机械取胜的"机械战争";发展到现在、未来,已是凭快速信息、先进知识的脑力创造取胜的"知识战争"(1),在这一波新的竞争面...
中华传统教育的道德精神
2004年07月31日29
完美的人格是中华传统教育所追求的优先目标。儒家、佛家和道家对於如何发展完美的人格有著一致的看法,那就是身教。他们认为道德教育并不太依赖知识,因此它不一定要在教室中进行。在日常生活中,在修休闲活动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随时随地都能施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