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中西治学目的之差异

2004年06月06日30
    中西学术的源流和体系不同。中国学术源于先秦诸子百家,西方学术源于古希腊罗马。在两干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分别形成两种不同的体系。   中西学术治学目的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求知”与“求用”差异,二是“求法则”与“求事实”的差异。   “求知”与“求用”...

英美两国中小学科学课程开发及其启示

2004年05月21日28
      课程开发(英文为curriculum development,我国有多种译法,如课程编制、课程发展、课程的跟踪编制等),据英国教育学者朗特里所编的《教育辞典》解释,是“指个人或小组确定某些学习者的教育目的和目标 ,设计合适的课程(包括对教学内容、...

对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几点认识

2004年05月21日26
      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在诸多的领域里,国外先进的科技、设备及管理经验被广泛地介绍和引用进来,其中就有我们从德国“拿来”的“双元制”模式。“双元制”在国内职教界炒 得很火爆,但在我国实施十多年来,其重要意义和日...

中美基础教育孰强孰弱: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参照系

2004年05月21日30
    中国青年报发表数学大师丘成桐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否定性评论之后,又刊登了一些讨论“中美基础教育孰强孰弱”的文章。与此同时,搜狐网站也为此设立了一个讨论专题,讨论帖子近千条,可见这是一个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有3526名网友以自己的判断投票:其中认为中国基础教育较强的占15.8%...

明日人才三要素:创新、实干、诚信

2004年04月09日37
      竞争中力求建立人才优势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建立人才优势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议事日程上的重要议题。加拿大联邦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以应对国际竞争,建立人才优势。加拿大的高等院校是加拿大培养人才的摇篮。...

反思能力:教师的一种必备素质

2004年04月06日31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实践。那么,怎样进行实践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在读书中警醒自我   实施新课程,首先要转变观念,而转变观念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用新理念置换旧观念的痛苦的改造过程。农村中小学可读的书不多,尤其是有关课程改革的书不多;有书不读的情况也...

略论邓小平的教育思想

2004年04月03日34
  邓小平教育思想,对于我国胜利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到21世纪中叶使我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教育思想作一些分析和研究。 一、强调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亲自抓...

优质教育是一种优质生活

2004年03月30日33
  如何发展优质的基础教育的问题应该与生活质量相关联,而生活质量与优质教育的关系应当成为新一轮教育变革的重要关注点。 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个体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将自己的发展转变成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教育实质上变成了个体生活的一部分(对学校中的教育主体来说,教育实质上...

再谈“幼稚园大学”

2004年03月14日30
      拜读龙应台先生《幼稚园大学》(三月十四日“人间”副刊《野火集》专栏)一文之后,感触良多。龙先生的野火烧得很炽烈,对国内高等教育的困境,也批评得很生动。但是我个人有些不太相同的看法。   龙先生认为国内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是严重缺乏。其...

论语文教学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04年03月14日32
    当今社会需要开拓,需要创造,这就急需一大批富有创造性的人才。英国政治家伯克说:“具有创造性独立思维的人,才有可能创立伟业。”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所以在课堂上随机应变,灵活机智地调动学生思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