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意志 > 意志调节 > 正文内容

硬仗还需硬脊梁

2020年02月09日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蔓延开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来势汹汹,威胁甚大,牵动着所有国人的心。

 

  这是继2003年“非典”之后又一场疫情防控的硬仗,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面对疫情,全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个体之责任、行业之担当、民族之伟力在关键时刻凸显出来,构筑起一道道防疫控疫的战线。

 

  关键时刻,尽显个体之责任。防控疫情,人人有责,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这场疫情阻击战做出应有的贡献。从戴口罩防传染,到少出门不聚集,再到捐资赠物支援武汉抗疫一线,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加入这场“战斗”。人心齐,泰山移。如今,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这与每个人的自觉和努力密不可分。

 

  关键时刻,尽显行业之担当。各行各业都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都是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石。战“疫”一线,白衣天使日夜奋战、救死扶伤,人民警察和人民解放军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工厂企业捐资赠物、献出爱心,还有铁路、航空等交通部门做好物资输送、保障供给。各行各业心牵武汉、支援武汉,愈是急难险重,愈是戮力同心,这是行业本色,更是行业担当。

 

  关键时刻,尽显民族之伟力。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艰难险阻数之不尽,但最后我们都扛过来了,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当前疫情鏖战正急,上有党中央举旗定向、统筹部署,下有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贯彻落实,携手并肩迎战斗,不断凝聚起“一盘棋”的磅礴伟力。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硬仗,我们首先要自身硬起来,这种硬不仅仅是心理过硬、技术过硬,还需要脊梁过硬。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我们坚信,胜利必将属于团结一心的我们。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硬仗还需硬脊梁” 的相关文章

中年企业家应重视心理调适

  人到中年,既要承担工作上的重任,又要挑起赡养老人和抚养、教育子女的重担,从而成为心理负荷最重的人群。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一些年龄在40岁左右的企业总经理、厂长作了一次调查,发现有53%的中年企业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   工作繁忙,心理压力过重   中年...

自由与克制

  明智的法规和适当的克制,对于高尚的民族而言,虽说在某种程度上不免有点累赘,但它们毕竟不是束人手足的锁链而是护身的铠甲,是力量的体现。请记住,正是这种克制的必要性,如同劳动的必要性一样,值得人类崇高尊敬。   每天,你都可以听到无数蠢人高谈自由,就好象它是个无尚光荣的东西,其实远非如此。从总...

超越极限――读《老人与海》有感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

如何使自己冷静下来

    堵车堵得厉害,交通指挥灯仍然亮着红灯,而时间很紧。您烦躁地看着手表的秒针。   终于亮起了绿灯,可是您前面的车子迟迟不起动,因为开车的人思想不集中。您愤怒地按响了喇叭。那个似乎在打瞌睡的人终于惊醒了,仓促地挂上了一档。而您却在几秒钟...

压力释放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感觉到压力。一种是自己给的,一种是别人的要求。   自己制造的压力主要来自期望。每个人都会为自己设定目标,并安排计划。压力是身心对外界刺激和既定目标的自发心理准备。适当的紧张和压力是为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必备的注意集中。如果目标...

拿得起,放得下――增强心理弹性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难。所谓“放得下”,是指心理状态,就是遇到“千斤重担压心头”时能把心理上的重压卸掉,使之轻松自如。年过八旬的吴阶平教授在谈及精神养生时介绍的一条主要经验就是“不把悲伤的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