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意志 > 意志调节 > 正文内容

超越极限――读《老人与海》有感

2004年01月18日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 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无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他能否最终战胜自身的这个缺陷,他都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已经战胜了自己对缺陷的妥协,他是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
  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超越极限――读《老人与海》有感” 的相关文章

中年企业家应重视心理调适

  人到中年,既要承担工作上的重任,又要挑起赡养老人和抚养、教育子女的重担,从而成为心理负荷最重的人群。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一些年龄在40岁左右的企业总经理、厂长作了一次调查,发现有53%的中年企业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   工作繁忙,心理压力过重   中年...

克服“亚健康”的良策

    生活节奏的加快需要人们迎接各种机遇和挑战。然而,如何持久地、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和工作绝非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很多人曾有过精力不济、情绪低迷、失眠多虞的生活经历,有些人甚至是经常性地反复发生这种现象。这就是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日益关注的医学界提出的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

情绪的自我调节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发牢骚――“我烦死了”、“气死我了”、“这个人真讨厌”等等。也可以看到一些人虽一言不发,但神情忧郁,精神恍惚。不用问,他们准是碰上令人气愤或烦恼的事情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一些挫折,那么,这时该怎么办呢?你也许早就知道一些方法:找朋友倾诉、打热线电话、听音乐、...

调控情绪的十大妙法

     (一)期望法 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当你认为没有任何希望时,你会感到六神无主。“希望是不幸者的第二灵魂”,向往美好的未来,是受挫者最好的自我安慰。应该抬起头来,进行自我激励:“一切都会过去,今后会好起来的。”   (二)忙碌法 应记住:“悲伤时,工作就是良药”。当忧伤时要让自己一...

在困境中学会坚持

    二战期间,在美国服役的普照拉格曼受伤,双腿一时瘫痪了。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和双腿,舰长决定由一个海军下士驾小船把他送上岸医治。小船在夜色下迷失了方向。极度困境中,下士惊慌失措,无望之下拔枪对准了自己。面对如此突来的局面,普拉格曼劝告说“你别开枪,我有一种神秘的预感,虽然我们在危机四伏...

偏激民族心理对中国的危害

      几年前,一本《中国可以说不》的书曾畅销红火了一阵。这是一本带有明显民族主义情绪的书。我这里要讨论的是透过这本书所反映的国民素质与健康的民族心理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即将加入WTO,融入世界发展主流的今天,偏激的民族心理和民族心态对中国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