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式 > 正文内容

普遍必然的架构方式

2017年09月06日
   

无论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都传统地以为,我们的意识和意识外的一切,都源自于一种普遍必然的终极架构。那么,这种普遍必然的终极架构是什么呢?用什么方法才能加以查询、证明和到达呢?

 

首先,能不能通过经验的因果链条来查询和证明呢?

 

休谟曾提出著名的“归纳问题”,即归纳能否达到普遍必然的终极所在。

 

例如:甲导致了乙,并且经验观察到的多次重复的直接报告都证实了甲的出现一次又一次地导致了乙的出现。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由此获得一种普遍必然的因果 关系,即只要甲就必然导致乙。

 

一般的观念倾向于,因果关系应当具有普遍必然的属性 。既然这样,我们就可以像剥洋葱那样,一层一层由表及里地通过因果关系的链条,最终达到因果关系起因的终极所在,并由此找到世界的终极本原,世界的普遍必然的终极所在。按照中国古代理学的说法,可以通过“格物致知”的途径一层一层地推进,最终达到“理”的终极所在,达到世界的本原所在,达到世界普遍必然的终极架构。

 

然而,休谟以他的深刻洞见提出了质疑。休谟提出,关于实际事情的一切推论的依据是因果关系,而因果关系的基础是经验所给予的直接报告,当因果律扩展到经验之外,扩展到我们所未见的事实时,这种扩展有什么依据呢?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是经验恒常的归纳,这样的归纳是受经验支配的,是不能扩展到经验之外的。一旦相异的经验事实出现,因果律就会发生断裂。例如,人们在经验恒常事实的归纳中认为,一切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以为这是当然的和普遍必然的,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然而 ,鸭嘴兽的异常发现使得这样的当然,这样的普遍必然,这样的四海皆准立刻发生了断裂,鸭嘴兽也是哺乳动物,但它却不是胎生的而是卵生的。新的经验事实的出现表明,经验恒常归纳所确立的因果律是或然的,而不是必然的。

 

休谟的质疑表明,以因果关系为依据的知识,是或然的而不是必然的,经验归纳生成的因果律是不能扩展到经验之外,成为普遍必然知识的绝对基础的。

 

其次,能不能另辟途径来查询达到和证明呢?

 

康德认为是可以的。在康德看来,经验只能提供或然的知识而不能提供普遍必然的知识。普遍必然的知识不是由经验提供的,而是由先验的心灵方式架构的。康德认为,一切知识都是心灵方式对经验材料的制作。在康德那里,心灵有两种先验的操作架构,一种是知性操作架构, 它赋予输入的经验材料普遍必然的时空样式;另一种是理性的操作架构,它赋予输入的经验材料普遍必然的判断样式,即质的、量的、关系的、模态的属性。我们的一切认识,也就是知识都是由心灵方式所制作的和架构的。这样,在康德的学说中,心灵方式是先验于所输入的一切经验材料的,是不受制于经验的,是可以扩展到经验之外的,任何一种新的经验材料的输入,都不会改变心灵方式的制作和架构方式,其结果都会被充实到由心灵方式制作的知识体系中来。

 

黑格尔的学说则认为休谟的见解和康德的见解都是局限的和不全面的。黑格尔认为心灵和自然是统一的,它们统一于一个高高在上的“绝对理念”。“绝对理念”以其概念方式的抽象运作,从抽象到具体地统摄一切,生成事物和事物的规定,成为一切事物规定和联系的根本所在和全体所在。在黑格尔逻辑学中,绝对理念的概念运作是包含一切可能的,先验的普遍必然的终极架构。

 

上世纪初以来的西方现代哲学,在康德学说和黑格尔学说的传承中,以两者的综合认为,世界、自然、生命、历史、时空等等都源自于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主体绝对,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主体绝对的绽出。这样的主体绝对,或者是分析哲学的“语言”,或者是现象学的“意识”,或者是存在主义的“发问”,等等。这些建说虽然各自所见,但殊途同归地主张了一种主体绝对的普遍必然架构,一种人择原理的架构。

 

康德的心灵方式,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西方现代哲学的主体绝对等等,都主张了世界有一种普遍必然的终极架构,各自认为他们的学说揭示了普遍必然的世界终极架构,是知识的普遍必然的绝对基础。

 

那么,情况是否真的如此呢?

 

第一,世界是否存在一种自我本来的普遍必然的终极架构呢?

 

自古以来,人类的头脑总在思考和追问这个世界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成和由来?即是一种怎样的普遍必然的终极架构?为什么人类的头脑会生成这样的思考和追问呢?而所有动物的头脑都没有和不会有这样的思考和追问呢?

 

这里的缘由在于,在人类的意识结构中有一种抽象的概念意识活动,这种抽象的概念意识活动以其抽象运作的逻辑架构,即概念统摄和概念进阶的逻辑架构,从个别到特殊,特殊到一般,一般到根本地造就各个阶乘的概念方式的事物共性,在我们的头脑中生成各邪概念方式的事物普遍必然架构,以及统摄一切事物的普遍必然的终极架构。无论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传说,“天命”、“易理”、“心学”的哲学追求;还是西方世界关于“理念”、“共相”、“终极”、“绝对”、“精神”、“物质”等等的哲学追求,以及“上帝”的信仰,都是通过概念统摄和概念进阶的抽象运作所造就的。

 

一切普遍必然的思考、追问和建构都是概念方式的,是建筑在人类头脑意识结构的概念方式运作上的。而对于自然世界来来说,它是自在自为的,是没有任何终极规定和框架的。一切普遍必然的思考、追问都是概念方式的架构和概念方式的赋予。

 

第二,一切普遍必然的事物架构都是域定的

 

一切普遍必然的事物架构都是概念方式的造就。首先,各种事物的概念生成都是建立在指称和对象联结的基础上的。任何一种指称和对象的联结都是具体的和域限的。在这样的根基上,一切概念方式的统摄和进阶都是以这样的指称和对象联结的框架为域限的。即便是宇宙大爆炸这样的宏大事物,也是一种指称和对象联结的域限框架。以宇宙大爆炸为框架的普遍必然架构也是域限的,是不能扩大到宇宙大爆炸之外的发问和追求的,以及其它有别于宇宙大爆炸的各种无限可能的。

 

此外,人类意识结构的概念方式是一种以抽象运作,抽象和经验统一为域限的架构,这样的架构亦是一种域限架构,是不能扩展到它的自身的意识版本之外的。我们永远不能认为概念方式就是自然方式,更不能认为概念方式包含了自然方式的一切可能。

 

普遍必然的概念架构,既受制于指称和对象的域限联结,又受制于概念方式本身的域限。

 

由此:

 

1、所谓普遍必然的架构,包括普遍必然的终极架构,都是人类意识结构中的概念方式造就,是一种概念方式的架构。离开了概念方式的意识活动,我们头脑中的一切普遍必然的架构以及普遍必然的终极架构都将消逝而去。

 

2、任何一种事物的普遍必然架构都是域限的,有它们各自域限的界限所在。它们既不能超越指称和对象的域限联结,亦不能超越概念方式的自身域限。

 

3、通过普遍必然的概念建构,从个别到一般,一般到个别地生成各种规律的、公式的、模型的,程序的各种普遍必然架构,以及推理思维的实践求取,获得人类独有的概念智慧的进取性和创造性。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普遍必然的架构方式” 的相关文章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士柏网“中国新文化讨论”而作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

潜意识的力量

  你有绝对权利随时可以控制的惟一对象,就是你的心态,这里所谓的"控制权利"是表示你"可以"控制,但并不表示你真的已控制,你必须学习运用此一权利并把它变成一种习惯。  内心里的意识是进行推理和思考的场所,它会分析各种资讯和数据并且导引通往潜意识之路,意识是经验发展的结果。  但潜意识不会思考...

理性

    理性是进步的根源,是素质的标志。只有当理性的光辉照耀到全体国民时,民族才能谈得上成熟。优秀的民族是理性的,优秀的人才也是理性的。一个缺乏理性的人,不仅难以发展,而且难以快乐生活。 一个成熟的人,通常不会受感情困扰。如果一个人常为情所困,说明他还不成...

“手掌”上的三个世界――当代文化差异的考察

  笔者在1986年写作小书《内核与外缘--中日文化论》及论文《海派文化的性质》的时候,曾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相比照,将它们分别界定为"农业文化"与"工商文化",同时还指陈这两个文化之间还存在着以阿拉伯文化为发表的"游牧文化",进一步说明三个文化的行进与互动,演绎出人类的文明进化史。   至今...

中国人的命及其它

     谈起命和命运很多人会想到“生命”,“革命”,以为“命”者唯生命而已,其实这就有失狭义了。文化之中的“命运”不仅包括了一个人的生命,还蕴有人一生之发展态势,和生活的质量。古今中外都有”算命”的,中国的算命包括了人的吉凶祸福,身家性命,而外国的算命多是预测一个人是不是运气,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和物理(生物电)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