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式 > 正文内容

张文木:书生切莫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

2024年04月13日
 

 

学者不能追逐媒体。这是因为媒体需要的是没有缺点的神而不是人,结果那些飞蛾扑火般闯进镜头的“大师”们往往在“神坛”上被生生烤――现在流行说“晒”――死。这方面法国大革命留下了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

况且,学术是国家精神的“定海神针”,而学者要是不甘寂寞为个人名利上蹿下跳,那带来的结果就是国家的翻江倒海。法国历史作家托克维尔通过法国大革命对此有深刻的总结,他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写道:

没有充分准备的人民自行动手从事全面改革,不可能不毁掉一切。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对我来说,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今天中国的改革。今天我们一些学者很像法国大革命前某些要“攻坚”的“雅各宾”政客们,总是以是非而不以经验看待问题,事来了总是往极端处推,结果激进的革命和激进的学者以激进的方式结束:发动并一直站在这场革命最前沿的最激进学者罗伯斯庇尔被送上了断头台,这场激进的革命由保守的拿破仑•波拿巴皇帝来收尾。

书生切莫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历史上最激进的革命以如此保守的方式结束,这真是历史的讽刺。如果中国要避免法国大革命的负面结局,中国学者要避免罗伯斯庇尔的悲剧,最好的方法就是退出“抖音”,放弃处士横议的作派,安下心来,做些《史记》《资治通鉴》式的学问。正是:

国难盼良策,盛世空话多。靖康事不远,苏联教训多。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张文木:书生切莫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 的相关文章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士柏网“中国新文化讨论”而作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

潜意识的力量

  你有绝对权利随时可以控制的惟一对象,就是你的心态,这里所谓的"控制权利"是表示你"可以"控制,但并不表示你真的已控制,你必须学习运用此一权利并把它变成一种习惯。  内心里的意识是进行推理和思考的场所,它会分析各种资讯和数据并且导引通往潜意识之路,意识是经验发展的结果。  但潜意识不会思考...

理性

    理性是进步的根源,是素质的标志。只有当理性的光辉照耀到全体国民时,民族才能谈得上成熟。优秀的民族是理性的,优秀的人才也是理性的。一个缺乏理性的人,不仅难以发展,而且难以快乐生活。 一个成熟的人,通常不会受感情困扰。如果一个人常为情所困,说明他还不成...

“手掌”上的三个世界――当代文化差异的考察

  笔者在1986年写作小书《内核与外缘--中日文化论》及论文《海派文化的性质》的时候,曾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相比照,将它们分别界定为"农业文化"与"工商文化",同时还指陈这两个文化之间还存在着以阿拉伯文化为发表的"游牧文化",进一步说明三个文化的行进与互动,演绎出人类的文明进化史。   至今...

也谈现代科学为什么产生于欧洲?

     现代科学为什么产生于欧洲,而不是产生于中国?  今天不少人往往将此归结为的“实证主义”,甚至干脆归结于“唯物主义”。  往往把实验验证理论的方法,  作为十七世纪和十九世纪中叶,科学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开始出现的标志。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当我们论述科学精神时,经常被提到的一个例...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和物理(生物电)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