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思考法――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
处理事情时,常要考虑事情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一件事情如果具备这三个要素,办起来就很有效益。相反,如果缺乏任何一个要素,都不大好做。
一、必要性
必要性取决于办好此事是否有利。可得利益越大,或者不做此事的害处越大,这件事越有必要做,反之,利益越小,越不必要做。只要事情具备一定的必要性,就要考虑做。做一件事之前通常要考虑这件事是否有必要做,以免做无意义的事情。
一件事情的必要性值,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必要性值=做的得利+不做的损失的绝对值
这个值越大,越有必要做,反之,则越不必要做。例如,做好某事可挣2000元,不做则会损失1000元,这件事的必要性值就是3000元。
必要性的考虑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有必要――做之有利,或者不做则有害,就有必要做。
二、不必要――做之无利或利不大,不做也没什么害处,则没必要做。
三、不大必要――事情有点必要做,但并不重要。
二、重要性
一件事情的重要性,是指事情相对于其它事情的重要程度。得利越大的事情越重要,越有必要做,反之,得利越小的事情越不重要,越不必要做。例如,对某件事情做之可以得到一点利益,而做另一件事情得利更大,则第一件事情相对第二件事情而言就是不重要,应做第二件事情。
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重要性值=做此事得利―做其它任何事的得利
这个值越大,说明此事越重要。如果是负值,则说明此事相比另外一项事情不重要。比如,做完某事可得3000元,做另外一件事可挣4000元,这时的重要值就是―1000元,相对而言是不重要之事。做某件事相比做其它事情都更能获利,此事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影响事情重要性的因素:
一、时间。随着时间的变化,事情的重要性也在改变,有时提高一些,有时降低一些。我们面临着多种事情,有时这件事较为重要,有时另一件事较为重要。只有时时把握好重要的事情,才能较好发展。例如,青少年时期以学习、锻炼身体及心理为最重要,中年时期以发展事业为主,老年以享受生活为主。
二、地点。地点不同,重要性就可能不同。例如,在岗位上,以做好工作为最重要;在旅游区,以放松心身为重要;在运动场上,以锻炼身体为重要。
三、外围事情的影响。世界大战时,以保卫国家为最重要。经济危机时,以克服经济困难及恢复经济为最重要。
有些事情不解决不行,即使不重要也要做。有时要兼顾多件重要的事情一起做,只是投入的力量有所不同而已。
三、可能性
一件事情的可能性,是指能否实现预期的目的。事情的可能性越大,越可做,反之,越不可做。有些事情已经无可挽回,虽然想做,也只能罢休。
影响可能性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事情的难度。事情的难度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实,难度越大,办好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难度越小,办好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可供利用的条件。可供利用的条件越好,办好事情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办好事情的可能性就越小。例如,学校的条件差也可能出人才,但可能性很小;反之,办学条件好,出人才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
三、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越强,办好事情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本文是草稿,写于2002年9月。)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