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法 > 正文内容

“三性”思考法――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

2004年01月15日
     
  处理事情时,常要考虑事情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一件事情如果具备这三个要素,办起来就很有效益。相反,如果缺乏任何一个要素,都不大好做。

  一、必要性
  必要性取决于办好此事是否有利。可得利益越大,或者不做此事的害处越大,这件事越有必要做,反之,利益越小,越不必要做。只要事情具备一定的必要性,就要考虑做。做一件事之前通常要考虑这件事是否有必要做,以免做无意义的事情。
  一件事情的必要性值,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必要性值=做的得利+不做的损失的绝对值
  这个值越大,越有必要做,反之,则越不必要做。例如,做好某事可挣2000元,不做则会损失1000元,这件事的必要性值就是3000元。
  必要性的考虑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有必要――做之有利,或者不做则有害,就有必要做。
  二、不必要――做之无利或利不大,不做也没什么害处,则没必要做。
  三、不大必要――事情有点必要做,但并不重要。

  二、重要性
  一件事情的重要性,是指事情相对于其它事情的重要程度。得利越大的事情越重要,越有必要做,反之,得利越小的事情越不重要,越不必要做。例如,对某件事情做之可以得到一点利益,而做另一件事情得利更大,则第一件事情相对第二件事情而言就是不重要,应做第二件事情。
  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重要性值=做此事得利―做其它任何事的得利
  这个值越大,说明此事越重要。如果是负值,则说明此事相比另外一项事情不重要。比如,做完某事可得3000元,做另外一件事可挣4000元,这时的重要值就是―1000元,相对而言是不重要之事。做某件事相比做其它事情都更能获利,此事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影响事情重要性的因素:
  一、时间。随着时间的变化,事情的重要性也在改变,有时提高一些,有时降低一些。我们面临着多种事情,有时这件事较为重要,有时另一件事较为重要。只有时时把握好重要的事情,才能较好发展。例如,青少年时期以学习、锻炼身体及心理为最重要,中年时期以发展事业为主,老年以享受生活为主。
  二、地点。地点不同,重要性就可能不同。例如,在岗位上,以做好工作为最重要;在旅游区,以放松心身为重要;在运动场上,以锻炼身体为重要。
  三、外围事情的影响。世界大战时,以保卫国家为最重要。经济危机时,以克服经济困难及恢复经济为最重要。
  有些事情不解决不行,即使不重要也要做。有时要兼顾多件重要的事情一起做,只是投入的力量有所不同而已。

  三、可能性
  一件事情的可能性,是指能否实现预期的目的。事情的可能性越大,越可做,反之,越不可做。有些事情已经无可挽回,虽然想做,也只能罢休。
  影响可能性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事情的难度。事情的难度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实,难度越大,办好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难度越小,办好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可供利用的条件。可供利用的条件越好,办好事情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办好事情的可能性就越小。例如,学校的条件差也可能出人才,但可能性很小;反之,办学条件好,出人才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
  三、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越强,办好事情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本文是草稿,写于2002年9月。)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三性”思考法――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 的相关文章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人几乎完全不同,我们是简洁少言的方式。汉语文约义丰,充满了随意性、不确定性、模糊性、暗示性,同时也引人遐想,趣味无穷。中国的哲学书多是格言警句式的片断汇集,语句之间没有多少联系,如《道德经》皆似名言隽语,虽深刻但不系统;如《论语》也是往往以寥寥数语阐述哲学观点,虽简约...

诺贝尔奖带给我们的启示

     诺贝尔科学奖对于人们可以有多种启示,无论是自然科学家、人文科学家和领导者,都可以从中得到对自己有益的思考和借鉴。科学家从选题方向、学科趋势、研究方法等方面得到借鉴;社会科学家可以从人文角度,对获奖者进行多种研究和分析;但或许最能从中获益的是科技决策的领导层。诺贝尔科学奖从一定意义上,可以...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这几个字,范围很广。比如说东方,包括很多国家。本文所讲的东方主要讲我们中国。其实我们中国的思维方式跟日本是有差异的,但是亚洲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欧洲又有它的共性。   欧洲如果细分,各个国家的思维方式也有差异。比如东欧和西欧、南欧跟北欧的思维方式就不同。同样一个国家,德国东部地区...

达尔文的想象力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很不好,因为他经常“说谎”。譬如,他捡到了一块怪异的石头,就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继续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另类的看法。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孩子的父亲那里。父亲听了,却不认为孩子是在撒谎,而是在想象...

迟到的反应

  中国近代史上十分悲壮的戊戌维新距今已整整百年。对近代中国来说,这一个百年可说是“激荡的百年”。而这一历史事件在这风云剧变的百年史中屡屡被人提起,不断被纪念,说明这一事件并未成为历史,而是和这百年史紧密相关,和我们的今天仍有某种“意义”关联。百年前的事件至今仍不失其意义,从这种角度来说,历史的...

从象棋世界透视中西差异

     虽然生长在东方文化的氛围中,但我却是一名国际象棋爱好者,也略略知道一点中国象棋。当我静下心来细细的品位这八八六十四个黑白格与楚河汉界分割的世界时,竟可以发现这里面恰恰映射出了中西文化所遵循的不同精神――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国际象棋虽然产生于古印度,但是其真正的发展、最终的定型还是在欧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