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法 > 正文内容

论推理

2017年10月11日
 

国内形式逻辑教科书认为有两种推理,一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二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这样的见解不求甚解,始终没有深入精细地勘察,个别是何以能够达到一般的?以大概为当然,不求精细,这大约是中国学术思维的一个传统弊病。

我们不能依据一个人的死,以概念方式的逻辑必然,推理出“人都是要死的”,在“一个人的死”和“所有的人都要死”之间,是没有逻辑必然的概念关联的。

“一个人的死”不会逻辑必然地导致“所有的人都会死的”,我们的思维并不是从“一个人的死”中,逻辑必然地导出“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而是从一个又一个的人都在死去的经验重复常态中,把这样的经验重复常态,由经验到概念地转变为“人总是要死的”概念指称和概念抽象的。

这样,从个别到一般不是概念方式的推理,而是经验重复常态的概念指称和概念抽象,是经验重复常态的概念表达。当我们把经验重复常态用一定的概念指称予以标记和表达,并以此为概念抽象,统摄一切可以被它所统摄的经验对象时,它就把经验重复的常态转变为了概念方式的归纳。

在采矿业中,我们不能因为在一种地质构造中发现了铜矿,就可以逻辑必然地从个别推理到一般,认为在 所有这样的地质构造中都会有铜矿。采矿业者是要从多次发现这样的地质构造中有铜矿的经验重复常态中,才会依据这样的经验重复常态,把这样的经验重复常态转变为概念方式的归纳的,作出在这样的地质构造中会有铜矿的归纳判断的。

从个别到一般,并不是概念方式的推理,而是经验重复常态到概念方式归纳的转变。

搞清了归纳的本质,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勘察推理。从个别到一般是以经验为根基的归纳,从一般到个别则是以逻辑为必然的推理。

推理的特点:

1、推理的逻辑必然由内项关联造就。

推理是逻辑的必然方式。即可以在组成推理的内项中,依据一般而论定个别。例如,可以依据“人都是要死的”,论定“张三是人,张三也是要死的”。推理之所以能够在概念方式上论定“张三也是要死的”,在于,这个逻辑必然,是建立在一般统摄个别,个别从属一般的内项关联上的。正是统摄和从属的内项关联,造就了推理的逻辑必然。

“人都是要死的,张三是人,张三也是要死的”的推理,其逻辑必然在于,“人总是要死的”和“张三是人,张三也是要死的”,这三个内项之间有着统摄和从属的关联,正是这样的统摄和从属的内项关联,才使得“张三是人,张三也是要死的”推理获得了它的逻辑必然的有效性。

当然,有学者会提出,在命题推理中,我们可以从非此即彼中获得逻辑必然。如,规定A、C两种情形,否定了A必然肯定C;肯定了A必然否定C。这样的命题推理,实际上是亦是一种统摄和从属的内项关联,即二者必取一的统摄和从属的内项关联。

这里,我们获得的精深揭示是,推理的逻辑必然方式并不是先天的和自我绝对的,推理的逻辑必然方式是由推理内项的统摄和从属关联,或者非此即彼的关联所造就的。许多学者以为,推理的逻辑必然方式,无论是三段论推理的逻辑必然方式,还是命题推理的逻辑必然方式,都是天生的和自我绝对的,他们恰恰没有看到,推理的逻辑必然方式是由内项关联生成的,是由内项统摄从属、非此即彼的关联铸就的,要真正理解推理就必须始终把握推理的背后是内项的关联。没有内项关联,推理的逻辑必然方式就将无以生成和显现。

2、推理和归纳的关系和区别。

推理以归纳为前提,是归纳在概念方式中的运用。

没有归纳,推理无以凭空进行;没有推理,归纳无以得到进一步的概念方式运用。

为什么说归纳是推理的前提呢?对于任何一个推理来说,它必须以内项为前提。如在三段论的推理中,首先需要有一个被称之为大前提的内项为开端和依据,没有这样的被称之为大前提的内项,推理就是无米之炊,是什么都无法进行的。

推理的内项,无论是大前提还是小前提,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显然不是。

推理的内项,即推理的大前提和小前提,是从归纳中来的。

分析“人都是要死的,张三是人,张三也是要死的”的三段论推理。“人都是要死的”这样一个大前提内项,显然是一个来自经验重复常态的归纳判断。至于“张三是人”这样一个小前提内项,也是从归纳中来的,是一种单称归纳判断。其道理是,我们是不是从“张三”的概念指称抽象中,逻辑必然地导出“是人”的概念抽象指称的,恰恰相反,我们是在张三是人这个经验事实的指称中,得出“张三是人”的单称归纳判断的。

推理以归纳为前提,决定了一切推理都有着归纳的烙印的,是从根基上受到归纳的制约和界限的。

推理根基于归纳,但推理在其概念方式上又高于归纳。推理高于归纳在于,推理以统摄和从属的内项关联,把归纳判断提升为推理判断,即具有逻辑必然方式的演绎判断。

推理判断和归纳判断的区别在于,归纳是根基于经验的概念指称,不具有概念方式的逻辑必然;推理判断则是内项关联造就,具有概念方式的逻辑必然。简洁地说,归纳是经验方式的概念指称,推理判是概念方式的逻辑必然。

深入地理解,推理是一种逻辑必然的概念方式,这种逻辑必然是由推理所依据的内项关联,即统摄从属、非此即彼的内项关联造就的;归纳则是经验常态的概念抽象,也就是说归纳不是逻辑必然的,而是经验常态的直观的概念指称。因此,我的见解是:推理和归纳是本质不同的,应当把这两者界分开来。金岳霖先生在他的《形式逻辑》中,感到了归纳和推理有所不同,但他没有能够从根基上把归纳和推理的区别讲清楚。

从个别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别的区别在于:从一般到个别是逻辑必然的,这样的逻辑必然是由一般统摄个别造就的,在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中,一般具有统摄个别的功能;个别到一般则不是逻辑必然的,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个别不具有统摄一般的功能,从个别到一般是由经验常态的概念指称直接命定的。如,人总是要死的,这个具有一般意义的归纳,并不是从某一个人的死中逻辑必然地推导出来的,而是由一个一个人在死去的经验常态所直接命定的。

在归纳和推理的理解上,我们的视野应当更加宽广,要在愈益精深的学术思考和勘察中,打破和扬弃前人的传统见解,给出新的回答。

3、推理的制导和反馈。

推理判断的积极意义在于,它通过推理这种逻辑必然方式,使得人类的思维:

第一,用推理的逻辑必然方式,把种种以经验为根基的归纳判断,以内项关联的方式,转变为推理判断。使得人类的认知活动,既充满了来自经验的种种归纳判断,更充溢了来自逻辑必然的种种推理判断,在归纳和推理的各自生成和交集中,在人类的概念抽象和统摄中,造就越来越庞杂和层出不穷的观念、思想和命题。

第二,用推理逻辑必然方式生成的推理判断,制导人类的实践活动,将人类的知识不断地从已知领域扩展到未知领域,生成新的和更多的归纳判断和推理判断。如,在太空探测中,把地球上获得的各种已知领域的知识,扩展到太空探测,从而对太空探测的各种发现进行推理判断的解读,由此制导太空探测的实践活动,进而再太空探测实践活动的各种新的发现中,生成新的和更多的归纳判断和推理判断,丰富人类的太空知识和走向太空探测的实践活动。

第三,在实践活动的制导中,把各种逻辑必然的推理判断反馈于经验实证,以逻辑实证的方式,求取推理判断从抽象到具体的上升,以及抽象和经验的统一。之所以这样在于,一切逻辑必然的推理判断都是由归纳之内项关联造就的,在根基上是受到经验的框架的。这样的本质关系决定了,一切推理判断最终都要反馈于经验实证中,以逻辑实证的方式,求取抽象和经验统一的更高的实在性和真确性。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论推理” 的相关文章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人几乎完全不同,我们是简洁少言的方式。汉语文约义丰,充满了随意性、不确定性、模糊性、暗示性,同时也引人遐想,趣味无穷。中国的哲学书多是格言警句式的片断汇集,语句之间没有多少联系,如《道德经》皆似名言隽语,虽深刻但不系统;如《论语》也是往往以寥寥数语阐述哲学观点,虽简约...

诺贝尔奖带给我们的启示

     诺贝尔科学奖对于人们可以有多种启示,无论是自然科学家、人文科学家和领导者,都可以从中得到对自己有益的思考和借鉴。科学家从选题方向、学科趋势、研究方法等方面得到借鉴;社会科学家可以从人文角度,对获奖者进行多种研究和分析;但或许最能从中获益的是科技决策的领导层。诺贝尔科学奖从一定意义上,可以...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这几个字,范围很广。比如说东方,包括很多国家。本文所讲的东方主要讲我们中国。其实我们中国的思维方式跟日本是有差异的,但是亚洲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欧洲又有它的共性。   欧洲如果细分,各个国家的思维方式也有差异。比如东欧和西欧、南欧跟北欧的思维方式就不同。同样一个国家,德国东部地区...

日本重视研究失败学

     2002年12月9日,东京大雪纷飞,寒气袭人。东京大学农学系弥生讲堂里却热火朝天,政府、企业、大学和医院等100多位代表在这里为成立日本失败学会而喝彩。  迄今为止,日本失败学会已经掌握了1800多件失败案例,其中630件已由各领域的专家查明了原因,提出了对策。  常言道,失败乃成功...

达尔文的想象力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很不好,因为他经常“说谎”。譬如,他捡到了一块怪异的石头,就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继续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另类的看法。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孩子的父亲那里。父亲听了,却不认为孩子是在撒谎,而是在想象...

从象棋世界透视中西差异

     虽然生长在东方文化的氛围中,但我却是一名国际象棋爱好者,也略略知道一点中国象棋。当我静下心来细细的品位这八八六十四个黑白格与楚河汉界分割的世界时,竟可以发现这里面恰恰映射出了中西文化所遵循的不同精神――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国际象棋虽然产生于古印度,但是其真正的发展、最终的定型还是在欧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