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发明发现 > 正文内容

再论科学技术是如何进步的?

2004年01月14日


  近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进步有三个来源,一是一大学为主的教育机构(包括国家设立的专门的研究机构),二是企业内部的研究机构,三是民间中的个人。其中,民间中个人的贡献率越来越低――其实这很好理解,因为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复杂,研究成本也越来越高,是个人很难胜任和负担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认为现代社会的科技进步的承担主体是各类科研机构,而不是散布于的民间个人研究(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的时候确实只能算是一个民间的业余研究者,但是到今天,我们就很难指望一个年轻的业余科学爱好者再给物理学带来一次革命了)。既然科技进步的承担主体是各类科研机构的“雇员”,那么,这些雇员如何被有效组织起来并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便成了科技能否有效进步(速度和成本两个方面)的关键。各类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的个人情趣便不再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作为科研任务的执行者,所有制问题便外化了――也就是说,就这些研究人员而言,他所在的机构的所有制性质成为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因为无论在什么样的研究机构内,他都是科研任务的执行者,是受雇者。重要的仅仅是他的待遇(当然不光是物质生活方面的待遇,例如科研条件就是很重要的方面),他的积极性被调动的情况,他的创造性被发挥的情况等。我这样说的意思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研发机制,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被借鉴并同样能产生效果。原则上,科研人员不区分受雇的科研机构的所有制性质,而仅仅区分其待遇。 
  同样地,科技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一所科研院所能否出成就,关键在于科研人员是否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经费是否充裕、设备是否到位,组织管理工作是否对头,研究方向是否正确,项目选则是否实事求是、是否反映了市场动态等等。这些都是相对独立的,并不是一个所有制问题,国家研究机构的里的科研人员一定不如私有企业的研究机构里的科研人员,或者同等物质条件和人员配备的情况下,国家所有的科研机构就一定少出成就,这无论如何也是荒谬的。事实上,美国的许多国立研究机构,同样是成绩斐然。苏联的科研机构同样也成绩斐然,过去中国在遭受严密的技术封锁下,国立的各种科研机构同样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因此,关键是认识和掌握科学技术进步的规律,尊重和利用这一规律来推动科技进步。 
  美国的科技为什么发达?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并且拥有巨大的财力来支持各项研究,这样,美国便获得了使马太效应起作用的条件:不仅是科研成果的积累,同时还是组织和协调不同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管理知识的积累,还有科技研究与市场结合的方法的积累等等。而科技进步的渐进性规律意味着,谁在这些方面的积累占优势,谁就获得了引领科技进步的条件――当然,不是充分条件,因为科技进步还受到偶然性的影响。比方说两个规模、经费、水平等主要方面都很接近的研究机构从事相同的研究,谁会首先取得突破,哪所机构里的科学家首先获得“灵感”,则带有明显的偶然性。毕竟,必然性通过偶然来实现自己――比方说物理学发展到十九世纪末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矛盾,这个矛盾被克服是必然的,相对论的出现也是必然的,但是这种必然性通过爱因斯坦以及其他少数几个科学家的贡献(相对论当然不规定它必须由爱因斯坦来发现)这种偶然性来实现的。……至于美国为什么能够拥有巨大的财力来支持科技研发,这又得从它独特的地理和历史等多方面的偶然性来考察了,但是那不是私有制的功劳,否则的话,世界上有这么多私有制的国家,它们为什么就不能引领科技进步呢? 
  我总的观点是:1、承担现代社会的科技进步的主体是各类研究机构,科技人员不区分这些机构的所有制性质,而主要关心受到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待遇;2、科技进步有自己内在的规律,研究机构的所有制归属是一个外部因素;3、科研机构的效能取决于科技研发需要的客观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作为外部因素的科研机构的归属问题,与之相关但并没有实质性的价值。谁满足上述条件,谁就能够更好地取得成果。 


  2002年7月17日星期三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返回列表

没有更早的文章了...

下一篇:认识你的创造潜力

“再论科学技术是如何进步的?” 的相关文章

科教兴国的文化传统障碍

      内容提要  科教兴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它的实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关键的动力和重要的保证。本文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古代方术热、经济、政治等方面论述科教兴国的阻力和障碍,并提出了克服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科教兴...

中国科技人员工作和生活现状及基层科技体制现状简介

    前两天有一个网友[倒车,请注意]在这里贴了一个中国和印度比较的文章,里面根据一本小说内容这样描述中国“知识分子形象图”:   “出则豪华轿车相迎,入则妙龄美女相伴,乘则必打波音的(喻坐飞机如打的),住则必星级宾馆海景房,吃则海鲜大餐,喝则人头马XO,玩则高尔夫球...

优先发展生命科学是当务之急!

    最近几年,世界生命科学取得了让人瞠目的进展,这本应是让全人类都欣喜的好事,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克隆、基因、器官移植等科技进步的未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进步将要触及人类一个最敏感的话题――长生,而如果再把“长生”问题与世界经济、政治联系起来用大系统的方法看,也许我们都要...

强国对策9:活跃科学学会与启迪民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据报载,我国是世界上科盲较高的国家,近十多年来,我国的科学普及率几乎是停滞不前,严重限制了人们素质和情操的提高,社会上一时迷信泛滥、人群情趣低下不思进取,新思想新技术...

论科教兴国

  跨入新的世纪,在我们国家面前展示的是一个竞争更加剧烈、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20世纪在经济国际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中结束,当今世界的多极格局,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实质上已成为科技实力的竞争,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难以在竞争中立足,更谈不上寻求新的发展。科技实力强弱,关乎民族兴衰和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