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发明发现 > 正文内容

技术点子转让――一种鼓励技术创新的体制创新

2004年01月14日
 

    鼓励科技创新,从根本上讲,需要建立对科技创新者的利益驱动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利益是主体;而经济利益的确立需要其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将技术成果“商品化”,通过转让技术成果实现其价值,简称为“价值转让实现”;二是创新者直接将其创新技术工业产品化,通过产品销售实现其价值,简称之为“价值产业化实现”,它是价值实现的最终方式。相比之下,价值产业化实现比转让实现所需要的投资要大得多(有一种技术成果转移理论认为约为100:1)。价值产业化实现的高“门坎”,客观上不利于个人创新。因此,我们在努力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以实现价值产业化实现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价值转让实现。 
  科技成果价值转让实现的前提条件是科技成果成为商品。根据经济学理论,商品不同于产品,它需要具有可交易性,而交易成立的重要原则是交易信息的对称性,即买方应该对交易对象有足够的了解后才能进行;如果信息不对称,则买方存在一定的交易风险。科技成果是一种“软性”商品,充分的信息对称,可能就会使科技成果失去独立性,从而使交易变得没有必要。于是,专利制度应运而生,专利制度要求将专利技术向全社会公开,通过法律手段对创新者的利益进行强制性保护,使“知情”并不等于“所有”。根据专利制度的基本思想,社会还建立了软件登记保护、商标注册保护等制度,形成了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专利制度使科技成果能够进行面对点的转让,从而使科技成果的公开交易成为现实。而技术秘密是没有这种法律的保护,只能进行点对点的转让。因此,专利技术成果转让成为现在技术转让的主体,专利制度的基本思想成为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 
  但专利制度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会负作用。如,由于需要专利机构的审查而提高了科技成果成为“商品“的门坎,客观上将大量的创新成果拒之于门外;由于较长的开发和审查期,客观上延缓了科技成果产业化价值实现的速度和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速度;由于科技创新者的投资回报需要通过专利转让和产业化实现来完成,投资长、风险大,不利于科技创新者创新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虽然我国专利机构作出很多努力,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技术点子转让是将科技的创意直接进行公开交易。由于技术点子没有取得法律上的保护,这种交易在现实生活中只能采用点对点方式,因其交易成本高、交易风险大、技术含量低(与专利成果相比)而事实上难以进行。现代互联网技术建立了一种虚拟交易市场,它打破了时间和地域限制,通过互联网收集大量的技术点子,建立技术点子数据库;而技术需求者可以直接到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在看不到技术点子内容的情况,了解到哪些技术点子是属于自己所需要的范围,从而确定交易。当然,这种交易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对买方存在一定的交易风险。事实上,企业在接受技术时是能够承受一定的风险的。技术咨询就是一种有风险的技术交易方式,企业在请技术咨询时,往往请相关领域多名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中可以只有一个人的一个点子能解决问题,但企业仍必须给所请的所有咨询人员支付技术咨询费。因此,只要将交易的风险控制在适当程度,技术点子转让就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是一种交易成本很低的科技成果价值转让的实现形式,是一种鼓励科技创新的体系创新。 
  为了将技术点子交易风险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已经投入运营的爱迪思点子网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实行点子上网审查制度,以保证输入到数据库中的点子质量;二是控制点子价格,将一般点子的价格控制在1000元/次以内,使购买者的风险损失很低;三是提供方便灵活的检索工具,便于购买者进行选择。应该说,采取这些措施后,是能够使交易风险控制在很低的水平的。 
  与专利制度相比,技术点子转让有一些明显的优点:一是技术点子省去专利制度所需要的实施例开发、专利申请、专利审查等环节,因此大大降低了技术能力、资金方面的门坎,有利于发挥更多的创新智慧的作用,更有利于个人的技术创新。二是技术点子转让大大缩短了技术创意到转让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科技创新速度。三是技术点子转让降低了有企业得到技术的成本,有利于启动企业购买技术的动力。四是技术点子转让能使技术创意能更快地转移到合适的技术开发者手中,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益。事实上,在我国科技开发资金不足、个人创新占的很大的比重、专利难以形成有效的保护的情况下,技术点子转让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当然,技术点子转让与专利转让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专利制度更重视保护,并且保护期长,因此,专利适应于能有保护并且能给创新者带来长远利益的科技成果;技术点子转让则突出短期的利益,更适用于一般的技术革新。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情况下,专利制度更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返回列表

没有更早的文章了...

下一篇:认识你的创造潜力

“技术点子转让――一种鼓励技术创新的体制创新” 的相关文章

21世纪,中国科技如何避免尴尬局面

    一、 历史因素  翻开任何一本科学教科书或专著(中医除外),总是看到一长串的外国人名,而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中国却很少有人露面。先不说那些在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顶级人物如阿基米德、牛顿或爱因斯坦等,就连一般技术专业领域提出原创性思想的也往往是“汤姆生”、“约翰”或什么...

科教兴国的文化传统障碍

      内容提要  科教兴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它的实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关键的动力和重要的保证。本文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古代方术热、经济、政治等方面论述科教兴国的阻力和障碍,并提出了克服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科教兴...

中国科技人员工作和生活现状及基层科技体制现状简介

    前两天有一个网友[倒车,请注意]在这里贴了一个中国和印度比较的文章,里面根据一本小说内容这样描述中国“知识分子形象图”:   “出则豪华轿车相迎,入则妙龄美女相伴,乘则必打波音的(喻坐飞机如打的),住则必星级宾馆海景房,吃则海鲜大餐,喝则人头马XO,玩则高尔夫球...

优先发展生命科学是当务之急!

    最近几年,世界生命科学取得了让人瞠目的进展,这本应是让全人类都欣喜的好事,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克隆、基因、器官移植等科技进步的未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进步将要触及人类一个最敏感的话题――长生,而如果再把“长生”问题与世界经济、政治联系起来用大系统的方法看,也许我们都要...

再论科学技术是如何进步的?

  近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进步有三个来源,一是一大学为主的教育机构(包括国家设立的专门的研究机构),二是企业内部的研究机构,三是民间中的个人。其中,民间中个人的贡献率越来越低――其实这很好理解,因为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复杂,研究成本也越来越高,是个人很难胜任和负担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可...

强国对策9:活跃科学学会与启迪民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据报载,我国是世界上科盲较高的国家,近十多年来,我国的科学普及率几乎是停滞不前,严重限制了人们素质和情操的提高,社会上一时迷信泛滥、人群情趣低下不思进取,新思想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