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科学技术也要以人为本――四论新的科技发展观

2004年05月13日
 

读者一定已经注意到,路甬祥同志提出的新的科技发展观,特别强调“以人为本”,新的科技发展观的完整表述是“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进行深刻总结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的发展观。科学技术最需要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人的福祉紧密相联,唯有把人放在第一位,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我们的科技事业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和保持强大的动力。君不见某些政治势力将科技应用于恐怖活动和霸权追求,君不见某些利益集团将科技应用于单纯的物质财富而不惜污染环境和破坏资源,君不见某些地方将科技应用于“政绩工程”做表面文章,这些不是有意无意地忘掉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未来么!马克思主义最重视人的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都将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就是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科技工作者作为人类最具知识最具能力的群体,就更应该带头坚持“以人为本”,带头实践“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中国科技工作者有一个特殊的传统,那就是从来都是把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摆在最高位置。一首流行歌曲唱得直白:“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为爱付出永远不会迟。”难道爱一定要说出来么?几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用青春奉献乃至生命向人民和国家无声地诉说着铭心刻骨的爱。上世纪前半叶,许多留学人员囿于当时的客观条件无法参与科技,但他们“以人为本”的情怀依旧。闻一多是伟大的爱国者,是创作新诗经典的诗人,是博大精深的学者,他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创造永恒的奇迹:学问与人品的统一、诗人与学者的统一、艺术家与爱国者的统一。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高度评价说:“他的智慧若用在自然科学方面则是爱迪生、牛顿那样的人物。”至于李四光、钱三强、钱学森等更是新中国科技工作者奉行“以人为本”的典范。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才为本。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要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首先要尊重人才。尊重人才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整套制度建设机制完善和充分的服务,要努力倡导尊重人才、依靠人才、发挥人才创造精神和促进人才全面培养的科学理念、文化氛围与工作条件。将“人才为本”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真正领会科技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重要基础资源的重要观点,现在大家不是已经认识到科技投入不再是社会事业性投入而是最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了吗!
    中国共产党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历史与经验。上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对陈赓大将动情地说,党内有两个怪才,一个是做过和尚的许世友,一个是当过牧师的董健吾。毛泽东讲的这两位只是代表性人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原来各种各样信仰的人才汇聚到共产主义旗帜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共产党对人的浓浓热忱。
    人活在世上,总要寻找哪里是自己的根。无论是曾经贫穷还是正在富强,中国都是我们共同的根。说到底,“以人为本”就是以我们自己为本,我们是在为自己创造科技成果创造物质财富创造精神自豪。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是祖国的一片绿叶,我们属于这片神奇的土地。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科学技术也要以人为本――四论新的科技发展观” 的相关文章

怎样成为一位科学家?

      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必需的!  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这是因为科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已经具有了密切关系。公众因为科学和科学密切有关的技术科学所享受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够...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箴言录

      日本在最近3年中连续涌现了4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野依良治、田中耕一和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这四位科学家分别对科研与国家的关系、治学、人才与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是4位诺奖得主的讲话撷英,相信对人们定会大有裨益。日本已经定下目标,要...

治学有道 博识远见

      学习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消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多问几个为什么,切莫人云亦云;经验不等于科学,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学习,去探索。  赵洪璋�D�D作物育种学家。1918年生于河南淇县。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学能力。有些学生毕业...

培养人才 组建梯队

      提高民族素质……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智慧因素,更包括道德因素。人格正是智慧与道德的统一体,培养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完善人格是我们科教工作者共同的任务,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任务。  路甬祥�D�D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1942年4月28日生于浙江慈溪。1991年中国科学院学...

爱我中华 为国献身

      伟大时代的历史使命已落到年轻一代的肩上,你们能够挑起来,而且必须挑起来。只有中华民族振兴,中国各方面的事业发扬光大了,那时你才可以在世界各国面前抬起头来;才能扪心无愧地对下一代或更下一代人说:“我们,这一代人并没有白活。”   钱钟韩――热工自动化专家。1911年6月2日...

诺贝尔:历史永远不会忘却的科学家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