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为什么没有仰望天空的习惯?
中世纪时意大利天文学家伽俐略面对宗教裁判所的审问,作这了样的回答:“如果堵住人们的嘴就能消除怀疑的话,那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要执行这么一个决定,不仅需要禁止哥白尼的书,及其他持有同哥白尼相同观点的人的书,还必须禁止整个天文学。而且,还有必要禁止人们仰望太空。”应该说,西方文明是有仰望天空的习惯的。古希腊文明的思想智慧里,充满了对宇宙探究的热情与冲动,他们不断地想像,创立各种学说,流派林立,学说纷云,呈现了五彩缤纷的气象。因此,在人们冲破西欧中世纪的黑暗后,仰望天空仍然在继续,天空的星星依然在闪烁。
但是,中国就不是这么简单了。中国人其实自古就没有仰望天空的习惯,源头上就没有。即使有过那么一点萌芽,也很快就被世俗的权力追求与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垄断了,做人便成了中国人最大的智慧及最大的学问。仰望天空就成了“杞人忧天”的笑话,一切发明与创造都成了“奇技淫巧”,被列入该杀之列。当我们的共和国总理在大学里勉励学子要去仰望天空的时候,我们却在利用各种力量,千方百计地去堵住人们的嘴,在严格执行报刊书信的检查制度,在屏蔽网络,在删除帖子,网上监视也越来越严密了。如果说在欧洲中世纪时尚且无法堵住人们的嘴,无法消除人们的怀疑精神,那么今天在全球信息化社会,在互联网时代,又有什么理由去这样做呢?如果一个东西人们一说,天下则大乱,那么也就说明了这个社会实在是太脆弱了,人们的头脑也被封闭得太久了。这就像饥饿的人们突然从牢房里放出来疯狂地寻找食物一样。
伽俐略的伟大之处,他从宗教裁判所禁止人们议论地球是否是宇宙的中心,推测到必须禁止哥白尼的书,禁止与哥白尼观点相同或者相似的书,禁止整个天文学的研究,再禁止普通人仰望天空。可是什么力量能够做到这样霸道呢?在欧洲实际上是没有做到的。但是,在中国却轻松地做到了。人们甚至被要求禁止腹诽。鲁迅先生就说过在中国“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出死相,说笑就是放肆”。这一套礼制制度还真的把那些敢于仰望天空,敢于不装出死相的人给完全镇压住了。致使中国人再无仰望天空的勇气,也没有“说笑放肆”的胆量。在权贵面前中国人终于逐渐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了。
其实无论什么民族,好奇心与探究欲是人的本性,之所以会在民族之间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其实就是有些民族被权势与霸道完全消灭了这种本性,而有的民族很好地保护了这种本性。其实总理并不一定要跑到大学里去鼓励莘莘学子们仰望天空的,只需要把报刊的检查标准放宽一些,把网络的监视减少一些,仰望天空的人们自然就会增加,民族智慧之门自然就会被打开。其他一切的努力都是多余的。
2008年9月25日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