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海外论文,立国之本何在?
看到这样的新闻,笔者首先有两个疑问,智利国内学术界会不会像现在我国这般“天下文章一大抄”呢?作为异国学者,被“世界第一博士大国”里的博士和博导“联袂”瞟窃之后,心里又是何种感想呢?此时此刻,笔者作为一名国人已经无地自容――国内学术界已经把抄袭之风“带出国门、走向世界”,几乎无任何资本去谈论“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了,更何谈立国之本?
笔者并非危言耸听,近代史上,但凡有学术上取得过些许成绩的人都对学术发展之独立性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著名洋务派将领张之洞认为:“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这也正是张之洞编撰《劝学篇》的最主要目的,虽说通过学术一点来救当时中国的现状有些奢谈,但是学术能否独立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学术并非学界内一学校、一教授、一学生的个体事,在某种程度上,学术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尊严、命脉与根基。王国维生前曾有一言,简要而明确的概括出了学术与国家荣誉的关系:“提倡最高之学术,国家最大之名誉也。”陈寅恪先生也曾说:“学术之兴替,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两位国学大师如自“英雄所见”,难怪二位所关乎的“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仍被学界许多知识分子视为学术的最高境界。
有学才有术,有术才会有生产力,有生产力才会有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梁启超先生半生致力于学术的总结和传承,他的《清代学术概论》和《近三百年学术史》正是想从根本上促进他所谓“新民社会”的建立。梁启超曾说,“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可以说,在梁启超的观念中,学是术的基础,术是学的“用”的层次。没有独立的“学”,自将没有独立的“术”。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更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中国这般渴望科学技术的力量,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论到现在来说,也仍然铮铮在耳。
可是,就在这些真正的学术高手退出学界几十年之后,我们的有些学术却丧失了最为基本的独立性,中国学术俨然一派“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的派头和发展大势。211工程学校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未来院士带头抄袭,全国学术界还有多少干净的学术可言?这样的抄袭势头,不仅代表着知识分子基本的道德廉耻和科学精神的丧失,更昭示着中国未来之“术”的受制于人现状,不可不让人担心。
笔者必须大声疾呼:抄袭国外论文,立国之本何在?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