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梁启超论“学与术”

2017年04月09日
 

梁任公之论学与术,乃百年前时论,如今观之,仿佛字字如重锤敲击当代书坛也。今日书坛之弊,莫过于学与术分离。不学无术司空见惯,且多为名家者流,误人子弟者,恐车载斗量而不为过矣。以古论今,扪心自问,得古人精髓几分?招摇过市,频于登台布道者,水落石出之时,必将大白于天下。还任公说得好,不为学与术相混,即是学与术相离,后人于此无术之讥,终不能免耳。

 

 

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

术也者,取其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

例如以石投水则沉,投以木则浮。观察此事实,以证明水之有浮力,此物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技能,此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疗治疾病,则医术也。

 

学与术之区分及其相关系,凡百皆准此。善夫生计学大家倭儿格之言也,曰:“科学(英Science德Wissenschaft)也者,以研索事物原因结果之关系为职志者也,事物之是非良否非所问;彼其所务者,则就一结果以探索其所由来,就一原因以推断其所究极而已。术(英Art德Kunst)则反是。或有所欲焉者而欲致之,或有所恶焉者而欲避之,乃研究致之避之之策以何为适当,而利用科学上所发明之原理原则以施之于实际者也。

由此言之,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二者如辅车相依而不可离。学而不足以应用于术者,无益之学也;术而不以科学上之真理为基础者,欺世误人之术也。”  

倭氏之言如此,读此而中外得失之可以见矣。

 

我国之敝,其一则学与术相混,其二则学与术相离。

学混于术,则往往为一时私见所蔽,不能忠实以考求原理原则;

术混于学,则往往因一事偶然之成败,而胶柱以用诸他事。

离术言学,故有如考据帖括之学,白首�L�L,而丝毫不能为世用也;

离学言术,故有如今之言新政者,徒袭取他人之名称,朝颁一章程,暮设一局所,曾不知其所应用者为何原则,徒治丝而棼之也。知我国之受敝在是,则所以以救敝者其必有道矣。

 

近十余年来,不悦学之风,中于全国,并前此所谓无用之学者,今且绝响,吾无取更为纠正矣。而当世名士之好谈时务者,往往轻视学问,见人有援据学理者,动斥为书生之见。此大不可也。夫学者之职,本在发明原理原则以待人用耳;而用之与否,与夫某项原则宜适用于某时某事,此则存乎操术之人。必责治学者以兼之,某无理也。然而操术者视学位不足轻重,则其不智亦甚矣。今世各科学中,每科莫不各有其至精至础之原则若干条;而此种原则,大率皆经若干人之试验,累若干次之失败,然后有心人乃参伍错综以求其原因结果之关系,苦思力索而乃得之者也。故遵之者则必安荣,犯之者则必凋悴,盖有故诸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者。试举其一二(略)。

 

曾经无量数达人哲士,考求其因果关系,知现在造某因者,将未必产某果,为事万无可逃。见现在有某果,知其必为前此某因所演成,而欲补救之,则亦惟循一定之涂轨丝毫不容假借。凡此者,在前人经几许之岁月,耗凡许之精力,供几许之牺牲,乃始发明之以著为实论;后人则以极短之晷刻,读其书,受其说,而按诸本国时势,求用其所宜而避其所忌,则举而措之裕如矣。此以视冥行踯躅再劳试验再累挫敢然后悟其得失者,岂止事半功倍之比例而已哉!

 

夫空谈学理者,犹饱读兵书而不临阵,死守医术而不临症,其不足恃,固也;然坐是而谓兵书医书之可废,得乎?故吾甚望中年以上之士大夫现正立于社会上而担任务要职者,稍分其繁忙之晷刻,以从事乎与职务有关系之无术之讥,慎终不能免耳。

 

(节选。该文发表于1911年6月26日出版的《国风报》第15期,署名“沧江”,后收入《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梁启超论“学与术”” 的相关文章

呼唤中国科学的原创性

    2002年8月,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迎来的第一次数学家大会,会上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数学家。这次大会把菲尔茨奖�D�D数学界的诺贝尔奖�D�D授予了法国数学家洛朗・拉佛阁和俄罗斯数学家弗拉基米・沃沃斯基。中国的数学家虽然也很想获此殊荣,但终未能如愿,因为菲...

中国为什么衰落

      一个国家由盛转衰而甚至没落,历史的例子有的是。但这些不是小国,就是那些在文化上不可以大书特书的。中国是一个例外。这不是我个人之见。老外学者朋友,一提到中国的历史,都为我们从极盛下降至极衰的这一千年摇头叹息,感到奇哉怪也。   任何国家都有上有落,...

怎样成为一位科学家?

      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必需的!  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这是因为科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已经具有了密切关系。公众因为科学和科学密切有关的技术科学所享受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够...

打好基础 真才实干

      基础功,祖国文字是先锋。尤宜一丝不苟,学到尽善尽美,优读优写,字词标点准确用,莫错笔画莫混同。文字表达流畅通,更添润色简洁功。  陈国达�D�D大地构造学家。1912年1月22日生于广东新会。1980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一环是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治学有道 博识远见

      学习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消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多问几个为什么,切莫人云亦云;经验不等于科学,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学习,去探索。  赵洪璋�D�D作物育种学家。1918年生于河南淇县。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学能力。有些学生毕业...

培养人才 组建梯队

      提高民族素质……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智慧因素,更包括道德因素。人格正是智慧与道德的统一体,培养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完善人格是我们科教工作者共同的任务,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任务。  路甬祥�D�D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1942年4月28日生于浙江慈溪。1991年中国科学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