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钟南山: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

2020年03月01日
  在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中著作中,读者可以恍然间明悟,何谓之侠?

答:“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侠者,不但技压群雄,还要有情有义;不但要有情有义,还要心系天下,有国家和黎民百姓。钟南山,国士无双!

你有多久,没有听到真话了?从什么时候起,每每有真话出来,就好像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炸出了一声惊雷,媒体大肆报道,当事人扬名立万,官方如履薄冰,民众肆意围观…

然后,如同一场不知适为何开始的狂欢,它了无声息的,又在不知为何中偃旗息鼓。是我们走的太快,不懂得辨别了吗?

以至于,丢失了说真话的本能?

所以,我们选择了钟南山,在各种假话空话虚与委蛇表里不一的言论,已经将我们这个社会搞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就让我们注入一些真话的力量吧!

钟南山直言不讳:肯定存在人传人的情况

他提醒普通人要提高警惕:

•1. 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2. 有感冒要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3. 源头目前不清楚,但可能是竹鼠、獾这种野生动物,尽量别去碰野味;

•4. 出门要记得戴口罩,买不到N95,普通口罩也可以起到阻止飞沫传播的作用。

 

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福建厦门人,生于南京。出身医学世家,呼吸病学专家。

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抗击"非典"先进人物。

现任中华医学会顾问、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市科协主席、广东省科协副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成员等职。主要从事高氧/低氧与肺循环关系研究。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吸烟与健康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学会特别会员,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2016年6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荣膺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

2003年非典时期,钟南山曾说过:“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现在2020年,他84岁了,在不少本地人春节都不愿意回武汉的情况下,他出发去了武汉。

 

京广线上,粤汉途中,八十四岁老人,真的感动……这一路颠簸,就是为了第一时间赶赴武汉疫情最前线。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让钟南山这个名字一夜间家喻户晓,人们又记住了这位坚持说真话的医生。

 

1月19日,星期天,从武汉赶往北京

上午开完会,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的钟南山院士又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了解情况。

中午来不及休息,下午开会到5点,钟南山又从武汉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到达北京,他马上赶往国家卫健委开会,回到酒店,凌晨2点来钟才睡下。

1月20日,星期一,又是高强度的一天

才睡了四个来钟,早晨6点来钟,钟南山院士便起床看文件准备材料,匆匆吃完早餐,一天高强度的工作又马上开始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媒体直播连线……又是忙到深夜。

 

提起抗击SARS那场关系到无数中国人生命安全的重大战役,人们自然会想起"钟南山"这个名字。

作为一面旗帜,钟南山是那场战役中,最耀眼的"明星",他是17年前抗击非典第一功臣!

没有钟南山,中国无疑有能力扑灭非典疫情,但没有钟南山,中国肯定无法以当初如此快的速度,取胜那场抗击非典之战。

直言不讳的说,没有钟南山,不知道会多死多少人?

非典成就了钟南山,钟南山也成就了中国依靠国人力量,抗击疫情的信心。

他是全国呼吸疾病当然的“发言人”,也是中国医学界呼吸性疾病最权威的泰斗级国宝人物。

 

在17年前关系抗击非典成败的重大问题上,在此次2020年武汉疫情的沸腾中,有一位84岁的老人,在万众喧哗中,千山独行,只身赶赴疫情最前线。

他是中国当世,能够置自身荣辱得失于度外,力排众议,坚守科学良心的人……

熟悉非典那段历史的人,对钟南山这个名字绝不会陌生:他敢于向权威提出学术争论,最后权威落荒而逃;面对错误疫情报告时,他又首当其冲揭开真相,导致部级官员引咎谢幕……

《钟南山传》封底有些辛酸地表白:“钟南山”这三个字,几乎成了讲真话的代名词。说真话的钟南山在兹念兹,他有高度政治责任感,有锲而不舍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能身先士卒,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他是深受老百姓的信赖与赞赏的八旬长者,他是坚守一线、学识渊博的医学权威,他是直言敢谏的社会良心;他是镇国之宝,是医界泰斗、是杏林良心;环顾海内外,他也是此次武汉疫情阻击战中,有望力挽狂澜的最大的咖;在老百姓心里,他是华佗再世,是网民心中最后的救命稻草。

 

钟南山说:“以人为本,起码要从讲真话开始。就像我们医生,对病人讲真话,才能让人信任你。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

2010年4月29日,在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对中国名人受信任度进行的调查中,他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得票最高。

实验室,诊室,病房,随处可见他的身影;非典,禽流感,甲流,每当重大疫情发生,他都是挺身而出,指导预防救治工作……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是近十几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疾病科研和临床事业走向世界前列的杰出领头人之一。

他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说,学医不能仅仅为了谋求一个糊口的职业,而应更多地考虑增进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中,钟南山和他的研究团队日夜攻关,在短时间内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早、三合理”救治办法,即“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呼吸机、合理治疗并发症”,为广东实现“非典”死亡率最低、治愈率最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位幽默地自称“80后”的八旬老人,时常对仰慕者说:“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找钟南山的病人很多,但也许绝大部分在死前都见不到他。这肯定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即使这样,这些病人仍愿意等待――仅仅是因为他17年前“非典”中赢得的盛名。

2003年抗击非典的那场斗争,已写入历史,成为一座意义深远的纪念碑,令世人永远铭记。17年过去,很多年轻人不再记得那一段历史,也不知道在我们身边有一个医生曾经在那场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做出的贡献,甚至不知道钟南山这个名字。

是的,钟南山已经84岁了。一个84岁的老人,在如今最危急的时刻,明知武汉疫情危险,却要到一线履行使命,拯万民于水火,让这座城市脱离险境。如果现在的00后年轻人要真想做个追星族的话,你们不妨追一个真正有重大偶像意义的星,钟南山院士就是如今夜空中最亮的星。

看病大夫钟南山,永远在基层一线。

是的,八旬院士,至今还在一线,甚至在最前线。

钟南山说,医学是对人的治疗,医生是治病人,而不仅仅是治病。感觉他是病人的医生,更是病人的朋友。

1936年,钟南山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父亲钟世藩是著名的儿科医生,钟南山说,正是父亲影响了他的一生。这名出身名门的院士,曾在大学时代作为跨栏选手参加全运会并打破全国男子400米栏纪录。17年前的非典于他来说,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次“跨栏”。

早在2002年底,当大多数人正准备欢度春节时,一场疫情正在悄然靠近。2002年12月22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收了一位奇怪的肺炎病人,救治过该病人的8位医护人员全部被感染。钟南山意识到这是一例非常值得关注的特殊传染病,随即向广东省卫生厅报告,并将病症命名为非典型肺炎。

非典疫情突发,钟南山率先带领团队投入战斗。面对这个全新的传染病,他坚信人类最终能战胜SARS。随后,由钟南山牵头的联合攻关组宣布,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可能是非典型肺炎的真正原因。

4天后,这一结果得到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期间,钟南山团队探索出了“三早三合理”的治疗方案,后来成为通用的救治方案。

钟南山这个名字,由此成为抗击SARS战斗的一面旗帜,为夺取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抗击SARS期间,针对国外一小撮别有用心势力借SARS问题,妖魔化中国的倾向,钟南山不辞辛劳,先是参加了在曼谷举行的东盟国家和中国联合抗击SARS的会议,以专家的角色介绍了中国尤其是广东的抗非经验,为我国和东盟国家在抗非问题上的相互谅解、信任与合作,为提高我国国际形象做出了贡献。

 

后来,他又多次赴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向各国介绍中国抗非的成功经验,为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疫情,恢复对华形象贡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

2008年5月,汶川地震爆发,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到了救治地震伤员的任务。作为专家救治组的总顾问,钟南山不顾疲劳,亲自主持了多学科的会诊,逐一为病人诊治。会诊过程中,他专门到灾区伤员所在的爱心病区进行探望,为灾区伤员打气。

2009年,甲流疫情卷土而来。钟南山临危受命,再度奋战在疾控一线。甲流病人送来时,他亲自检查,制订治疗方案;提议把各医院不幸感染倒下的医护人员和最危重的病人送到他所在的呼研所来。

在甲流防治中,他和医疗团队成功抢救了多例重症甲流患者,参与制定卫生部治疗方案,指导广东各地的重症甲流抢救工作,在抗击甲流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辈子历经沧桑,钟南山早已看淡了世间荣辱得失,但唯一不能看淡的,是病人的期待和需要。

我国古代就有“医术乃仁术”,医者是“仁爱之士”,医者具有“大医精诚”“恻隐之心”“悬壶济世”“济世救人”的思想。

钟南山认为,开展医药的科学研究,就是要降低治疗成本,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这,才是大医济世的最高境界。

钟南山院士有句名言,人最大的成功,是健康的活着。健康的六大基石是: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早防早治、绿色环境。

钟南山提醒,人的追求不能太苛刻,“应该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追求,而不是漫无边际的追求。人要知足。”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钟南山: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 的相关文章

呼唤中国科学的原创性

    2002年8月,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迎来的第一次数学家大会,会上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数学家。这次大会把菲尔茨奖�D�D数学界的诺贝尔奖�D�D授予了法国数学家洛朗・拉佛阁和俄罗斯数学家弗拉基米・沃沃斯基。中国的数学家虽然也很想获此殊荣,但终未能如愿,因为菲...

怎样成为一位科学家?

      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必需的!  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这是因为科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已经具有了密切关系。公众因为科学和科学密切有关的技术科学所享受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够...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箴言录

      日本在最近3年中连续涌现了4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野依良治、田中耕一和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这四位科学家分别对科研与国家的关系、治学、人才与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是4位诺奖得主的讲话撷英,相信对人们定会大有裨益。日本已经定下目标,要...

打好基础 真才实干

      基础功,祖国文字是先锋。尤宜一丝不苟,学到尽善尽美,优读优写,字词标点准确用,莫错笔画莫混同。文字表达流畅通,更添润色简洁功。  陈国达�D�D大地构造学家。1912年1月22日生于广东新会。1980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一环是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治学有道 博识远见

      学习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消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多问几个为什么,切莫人云亦云;经验不等于科学,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学习,去探索。  赵洪璋�D�D作物育种学家。1918年生于河南淇县。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学能力。有些学生毕业...

爱我中华 为国献身

      伟大时代的历史使命已落到年轻一代的肩上,你们能够挑起来,而且必须挑起来。只有中华民族振兴,中国各方面的事业发扬光大了,那时你才可以在世界各国面前抬起头来;才能扪心无愧地对下一代或更下一代人说:“我们,这一代人并没有白活。”   钱钟韩――热工自动化专家。1911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