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300年寿命的大桥可能吗?
“我们的规范应该把桥梁的设计寿命增加到3 0 0年。如果质量好,耐久性能高,一座桥梁的大部份构件都可以达到3 0 0年的使用寿命。不能达到30 0年寿命的构件,可以考虑定期更换。”
关于工程的可持续性,邓文中一直强调耐久性最为关键:耐久性不但直接影响一项工程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它更直接影响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可持续性。同理,要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就必须提高桥梁的耐久性。
邓文中指出,在资源消耗上,与100年使用寿命的大桥相比,30 0年使用寿命的大桥相当于节省了66%的成本。
“不是不能做,是不做。”
修3 0 0年寿命的大桥可能吗?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我国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管理水平、施工技术水平,均不能满足修建3 0 0年寿命大桥的要求。但是,邓文中却表示:“中国不是不能做,是不做。可为。如果做的话,一定能做得出来。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家还没有这个思路。”邓文中介绍,修建3 0 0年寿命的大桥,不是凭空想象,澳大利亚已经有了先例�D�D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一座3 0 0年寿命的桥(T h e S e c o n d G a t e w a y B r i d g e)已经设计完毕,现在正在建设。
邓文中:“现在的世界,桥梁技术是很公开的,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外国人能做出来,中国人照样能做。”但是,为什么有些桥修得很好,有些桥修得不好?邓文中认为主要问题出在管理上,“看业主有没有决心把它做好。任何一座桥,都可以建好。”
邓文中分析,由于我国体制原因,业主往往几年一换,这造成了他们对工程寿命的关注少或者不关注,“他们对10 0年或者3 0 0年的使用寿命,是完全没有意识的。”
“要做好是可以的。看业主有没有要求。”
虽然我国在精细化施工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但邓文中依然认为“要做好是可以的。看业主有没有要求。如果我们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的话,就可以做到。”提到质量,不得不提我国监理与国外监理的巨大差异。在国外,监理的费用与设计的费用相差不大,而且监理权力很大,他们不签字,施工单位就拿不到钱。也就是说,监理严格要求施工质量,承包商严控执行施工标准,待监理验收合格同意后,才能拿到报酬。“所以,要把质量做好,是有办法的。我国监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权力太小�D�D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业主。”
关于桥梁质量问题,邓文中认为大部分的桥没有质量问题。如果有问题的,也是很小部分有问题。整个桥塌下来的情况很少,即使塌了也不是整个桥有问题。导致桥梁坍塌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原因�D�D超载。邓文中感叹,我国居然有超载50 0%的现象,这对于桥梁安全运行是不允许的。邓文中告诫大家,必须要控制超载现象:“每辆车都会经过收费站,都知道车有多重,为什么没有控制住?很多人觉得超载了,就多罚一点钱。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不允许放行就是不能放行。”
地处我国北京的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历经战火与自然灾害,保存至今的是重建于1698年的大桥。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我国华北地区最长的古代石桥。
“投资最多增加30%”
我国公路交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资金短缺是首要难题。修3 0 0年的大桥,投资上的可行性恐怕难以成立。但邓文中谈到,修3 0 0年的大桥比修10 0年的大桥,投入不会增加很多,“最多多30%”。
“半个世纪前,桥梁设计寿命还是一个无人考虑的问题,当时只要建好桥就行了。”邓文中说,“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出桥梁的设计寿命,比如计算影响寿命的某些部件的疲劳问题。比如基座,十年左右就需要更换;拉索,一般也是十年左右需要更换。”邓文中强调:“该换的就要换,就跟人换衣服一样。桥梁主体没有问题,300年的寿命就没有问题。”
“主要是心态问题”
邓文中认为,从我国桥梁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看,如果要进一步向桥梁强国迈进,“最主要的问题是心态问题。”“建好桥梁、建3 0 0年寿命的桥梁,可能很多人认为不需要。因为修一座大桥往往需要成百上千人参与,分为不同的工种。严格来讲,每一个工人都要经过培训,达到要求后才可以上岗。而现在的实际是,随便从田里拉来的人就到工地上去干活�D�D这是业主的问题,业主没有训练好他们。”邓文中认为,如同桥梁设计人员一样,需要学习、毕业考试、拿到证书以后才能做设计,施工人员也必须经过培训�D�D能力和资格认证很重要。
邓文中提出了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150年前修的桥,今天还能用。为什么我们多学了15 0年,还不能比前人做得更好?“我们的桥梁类型多了、机械也多了、钱也多了,为什么我们的质量更差劲了?是社会风气的问题。”
“交通部门应该把桥梁事业做好,就像打击腐败一样,修不好桥也是腐败的一种。”邓文中举例:“就像买东西,没有把我要买的东西给我一样。设计的桥梁寿命是10 0年,这座桥使用不到10 0年就坏了,相当于卖给我的不是我想买的东西。这等于腐败。”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