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2页

学风问题:战略研究的回忆与希望

2024年07月07日46
    来北京不久,见一研究现代国际问题的科室搬家,注意到丢得较多的是历史书和马列的书――这些书我后来尽量捡回。问其故,答曰“太旧,工作用不上”。在他们眼中大概只有5年之内的事才是值得注意的事,5年之前的事就不“现代”了。工作中曾听研究国际问题的领导对下面研究...

张文木:关于国际法,与康德相比,黑格尔的理解更符合历史现实

2024年07月07日37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是这样评价国际法的: 国际法与实定条约的特殊内容有别,它是国家间应该绝对有效的普遍的法;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在于,条约作为国家彼此间义务的根据,应予遵守。但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主权为原则,所以在相互关系中它们是处于自然状态中的...

在不断历练中成长成才

2024年07月07日65
    4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分享了逐梦蓝天的故事。李广苏说,刚成为一名飞行员时,强烈的晕机反应曾一度让自己面临停飞。困难面前,李广苏没有退缩,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他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克服一个个困难,实现...

哲学是有“故乡”的

2024年07月03日35
    人聪明或愚笨到了极致,其思想都会上升为哲学。哲学是有故乡的, 黑格尔是个大思想家。但是,他的思想对西方的影响并不像我们理解得那样大,他在西方更多的只是摆设品,没有坐上哲学头把交椅。西方用得多的还是形而上学。 西方是形而上学的故乡。西方人更是天生的形而上学大师...

陈独秀不是传说,要讲一讲他的功劳,现在,的确是时候了……

2024年07月03日59
    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 ――陈独秀   面对陈独秀,面对这样一位哲人和诗人,面对这样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我们必须怀抱敬仰和敬畏,才能找到亲近历史的一种方式。 关于陈独秀的历史和人格以及他对于现代中国甚至对于我们...

张文木:书是有生命的

2024年06月30日42
    书是有生命的。小时候,经历了一些运动,看到一些被烧毁了的书没几年又印了出来且广为传播;也看到有许多书刚出版没几天就被收废品的上门成捆拉走。年轻时读书常想,为什么《老子》《论语》《孙子》《史记》《资治通鉴》《资本论》等年代更为久远的著作不能被毁灭?且不说...

张文木:毛泽东这些读书作文心得,当认真体会

2024年06月30日36
    引语: 学古文写作当从韩愈起步;学今文写作当以“老三篇”为范本;学经济当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底色。   文章的任务不是为了解释问题,更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学和卖弄聪明――这是小聪明,而是重在解决问题。解释问题可有千万种方案,...

1944年,方先觉率1.7万人消灭4.8万日军,死守衡阳47天,震惊世界

2024年06月30日56
    “委座钧鉴: 我军现已弹尽粮绝,敌今晨自北门突入,我已无可堵之兵。生等决心以死报党国,不负钧座作育之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 学生方先觉、孙鸣玉、周庆祥、容有略、饶少伟等敬叩。” 1944年8月7日中午,国军第10军军长方先觉在向...

揭秘张灵甫鲜为人知的故事:唱秦腔的关中汉子

2024年06月30日48
    在人们的记忆中,国民党将领张灵甫的印象仅止于电影《红日》中那个自负狂妄的反动将领。然而,这个土生土长的关中汉子,还有着异乎寻常的血性与真诚―――在惨烈的八年抗战中,他打击日寇,功勋卓著。 翻开尘封的历史,总有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 八年抗战,有多...

国民党名将张灵甫遗孀:如有来生 还选灵甫

2024年06月30日57
    中新网2013年12月17日电据台湾《旺报》报道,原国民党军74师师长张灵甫夫人王玉玲现年85岁。她17岁嫁给张灵甫,19岁守寡,24岁到美国半工半读,完成大学学业,还把张的儿子扶养成人。王玉玲也曾协助大陆讨回在东京的政府物业,持续争取国民党抗战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