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14页
回顾西南联大人物历史,启示当今高等教育方向
2017年12月23日29
观看了连续电视记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不禁浮想涟翩。看完了之后,有一些感想,不吐不快。总结西南联大历史“启示”于后人,多讲联大师生的实质性贡献,在“名师云集,人才辈出”上大做文章,对今日高等教育与世界水平接轨,创办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价值的...
"武汉城市之父"张之洞身后百年沉浮
2017年12月23日35
●1909年10月4日,晚清名臣张之洞病逝于北京,距今整整一百年。 ●2009年2月1日,记者从武汉出版社获悉,共12卷、1200余万字的《张之洞全集》正在紧张印制之中,将于近期面世;其逝世百年的系列重要纪念活动也正在湖北武汉、...
张之洞重才轻财趣事
2017年12月23日26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芗涛,因排行居四,人称四太爷,河北南皮人,清末洋务派首领之一。在出任湖广总督期间,有不少重才轻财的趣事,至今令人深思,给人启迪。 敢用犯上的梁鼎芬 张之洞因自己靠硬本事起家,为官后十...
张之洞:平生“三不争”
2017年12月23日30
“人总有一死,你们无须悲痛,我生平学术治术,所行者,不过十之四五,所幸心术则大中至正。为官四十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望你们勿忘国恩,勿坠家风,必明君子小人之辨,勿争财产,勿入下流。” 这是晚清洋务派代表...
张之洞对近代企业的贡献
2017年12月23日36
一、张之洞不愧为“旧中国第一代企业家” 张之洞(1837―1909),原籍河北南皮,出生于士宦家庭,13岁考中秀才,15岁又考中第一名举人,成为“解元”;1863他进京会试,考中了“探花”,授职翰林院编修;后来一度成为名噪一时的...
晚清重臣左宗棠家风清白 后代名医辈出
2017年12月22日45
世纪之交的2000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全世界40位智慧名人。其中包括3位中国人:第一位是毛泽东,第二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身为晚清重臣的左宗棠,军功赫赫,治家有方。左氏一族,在清末乱世出了不少治国能臣,而后代良医辈出,清白家风令后世称道。 ...
左宗棠之死
2017年12月22日39
一 光绪十一年(1885年)7月27日清晨,74岁的湘人左宗棠停止了最后的呼吸。他是在福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任上去世的。他一死,意味着大清王朝最后的顶梁柱倒下了,这大厦还...
左宗棠:低调处事,留有余地
2017年12月22日52
他是清末名将,一生经历了太平天国、收复新疆、洋务运动等重要事件,梁启超说他是“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他就是左宗棠。 左宗棠戎马一生,虽以举人身份入仕,但学富五车。人生在世不如意,愿君学学左宗棠,这些经典的话,至今仍具有教育意...
一百岁感言
2017年12月18日50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
创立新的概念理论
2017年12月14日31
人类的意识结构是身体方式知觉系统和概念方式认知运动的联结。把概念放置于人类意识结构中考察,那么对概念理解就是,概念一种意识方式。 什么是概念?不少学术著作多有谈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