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6页
大疆汪滔感言,很多创业太过功利,充满歪理邪说,唯有崇高理想才能更远
2024年04月14日58
汪滔说,只有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才能把它真正做得好,只有怀揣崇高的理想才能走得更远。“靠谱的人才”总结起来就是,看问题能有真知灼见,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能在众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选项中,不盲从,通过独立思考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张文木:治学心语(20条)
2024年04月13日40
1.医生的话比媳妇的话管用,是因为医生的话关乎生死,而媳妇的话只关乎感情。文章同理,好文章当直奔民族的生死存亡。 2.读人物传记是通向历史研究的捷径,这是因为人是历史形成的节点,也是历史前进的动力。 3.将学问变成算卦,将预测变成占卜,是对大自然的...
张文木:书生切莫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
2024年04月13日36
学者不能追逐媒体。这是因为媒体需要的是没有缺点的神而不是人,结果那些飞蛾扑火般闯进镜头的“大师”们往往在“神坛”上被生生烤――现在流行说“晒”――死。这方面法国大革命留下了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 况且,学术是国家精神的“定海神针”,而学者要是不甘寂寞为个人名...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语录
2024年04月06日33
一、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 (《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1986年)  ...
张文木:人生至少要干一件漂亮的事――清明怀念司马迁
2024年04月06日37
司马迁官至太史令,相当于今天的正部级干部,但至今谁也不知道他受到过多少次邀请,开了多少会,作了多少次“主题发言”,得了多少“国家级大奖”。人们能记住的是他的《史记》。毛泽东说:“评论司马迁,可以有不同的侧面,单以文章论,他也不朽了。”[1] 此言不...
张文木:关于中国人口问题,马寅初的观点不如拉铁摩尔的观点接中国地气
2024年04月06日43
马寅初[1]用市民眼光研究中国人口问题,1957年他公开发表的《新人口论》,估量了中国当时的人口发展状况,并通过对人口增长过快同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提出控制人口的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的论点。 这种观点逻辑没什么问题,但有不接中国地气的不足,当时的中国不是一个...
张文木:学问不入事理,其学百无一用
2024年04月05日35
学理必须受事理的约束。有时学理没错,但事理上却不是那回事。比如,一只狼和一只羊加在一块,或一只披着羊皮的狼与一只羊加在一块,是1+1的逻辑,还是1-1的逻辑?是“双赢”的逻辑,还是“零和”的逻辑?是前者,却不等于2;是后者,也不等于0。而能认出那只“披...
双面黄仁勋
2024年04月05日58
“我们在买英伟达股票,他在买麻花。”最近,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夜市买麻花的照片在网上流传,有网友这样调侃。照片里的黄仁勋,头发花白,戴着一副眼镜,中式面孔,没有穿标志性的皮衣,提着用塑料袋装着的麻花,秒变“买菜大爷”。 全球科技圈涌现过的“明星”很...
蔡崇信反思:过去三年阿里士气不佳 落后是因忘了谁是真正客户
2024年04月05日43
2024年4月3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接受外媒采访时,回顾了职业生涯以及个人生活的前半生,也展望了阿里巴巴集团以及中国市场的未来。 谈及与阿里结缘,蔡崇信在采访中回忆道,1994年,自己从一名律师转变为一名投资者,进入瑞典瓦伦堡家族Inve...
看周受资,看懂张一鸣的用人之道
2024年04月05日61
字节跳动自打成立之后,创造了很多次"大力出奇迹"的神话。更为神奇的是,每一个神话背后都有一个在对的时间出现的最对的人。张利东、张楠、周受资,也都是在字节跳动成为业界响当当的人物。是的,这就是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留过洋的草根创业者张一鸣成功的最大秘籍: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