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62页
朱�F基为何退休前后“判若两人”?
2023年08月21日40
人们发现,退休前后的朱�F基判若两人:退休前,他是个公认的“工作狂”,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风格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令许多官员敬畏甚至颤栗不已;退休后,他最大的原则就是不谈工作,但喜欢同普通人聊天。 2003年3月,朱�F基正式从国务院总理职位退休...
邱紫华:从工人到博导
2023年08月21日40
与许多成功者一样,邱教授走过的是一段自强不息的奋进之路。他从幼年起就历经坎坷:9岁丧父,上面还有两兄一姐,除大哥刚工作外,都在读书。母亲靠给别人当褓姆、缝衣服来养活子女,在困苦中常以泪洗面。很早,邱紫华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以羸弱的身体投入了为生存的劳动之...
一代宗师叶企孙的晚年
2023年08月21日39
提起叶企孙(1898~1977),名字后面总是跟着一连串这样的字眼:中国卓越的物理学家,中国物理学界一代宗师,中国科学史事业开拓者,中国物理学会创建人,清华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潘光旦、陈寅恪、梅贻琦)。他也是一位教育家,教育方面的成就更是引人瞩目:出...
陈芳允:不穿拉链衣服的院士
2023年08月21日41
“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是陈芳允写的一首小诗,也是他人格和精神的真实写照。 “我父亲在家从来不提工作上的事,一来是出于保密的缘故,二来父亲在家里也忙于计算数据、看书看资料,没有时间聊天。” &...
神舟飞船总师戚发轫:条件艰苦又如何?没啥可犹豫的
2023年08月21日45
46年前的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被成功地送进太空,把《东方红》的旋律用电磁波撒向全宇宙。 日前,国务院决定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再过两天,我们将迎来第一个中国航天日。 今天(22日)上午,由...
南方人多办厂 北方人喜开店
2023年08月21日66
有人把北方人和南方人的创业形式作了比较,从中发现一个规律:北方人创业以经商开店居多,一说下海,十有八九在经商开店上动脑筋,寻思着如何开个商店或租个门脸做买卖,开个小饭店甚至摆个小摊卖冰棍、烤羊肉串等,就连北京娱乐界的明星们也都竞相下海开饭馆,试图以大腕的...
春蚕吐丝 烛光永恒――忆黄祖洽先生二三事
2023年08月20日32
与黄先生熟识后不久,我大胆发问:为什么要调到大学来?我觉得这里对你并不太合适。因为内心总认为,像他这样在国防事业上成就卓著的大科学家,到学校工作似乎是大材小用了。 告别厅。深深地鞠躬之后,我注视着黄祖洽先生安详的面容,身体被党旗覆盖,那宽阔丰满的天庭...
杨廷宝:打造了半个南京城
2023年08月20日57
无处不在的关怀 在新街口街道组织员潘翔的陪同下,我们走进了又名“成贤小筑”的杨廷宝故居。这个约一千平方米的院子里,有大树有菜地,一旁还有石栏水井。主楼坐北朝南,造型简洁,里面的摆设一仍其旧。虽然冬日里看不到绿树成荫,也看不到人来...
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不怕输在起跑线上
2023年08月20日39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天资聪颖的人,有时他甚至觉得自己悟性不够,是个“笨人”。在一次中学同学聚会上,他当着恩师和在座同学的面,对另一位同学表达了钦佩之意,“我当年最服你,脑子好使!” 那是多年前的一次作文课,语文老师检查作文,点到...
氢弹突破的功臣――追记核物理学家黄祖洽
2023年08月20日40
一个月前,一位90岁的老人在病榻上看到一则报道,陷入了沉思。 这是篇关于核武器核查的文章,文中提到,有专家称可以利用中子扫描器来确定核弹头的机密信息,同时不会造成信息泄露。他反复思考,最后说:“这个办法可行。” 老人叫黄祖洽,是中科院院士,我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