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99页

邹承鲁:一生做真人

2021年06月12日31
    中国科学界的良心、著名生化科学家邹承鲁逝世   我在参加追悼会的路上一直想着北岛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邹承鲁先生是个高尚的人,高尚两个字写在他的墓志铭上是当之无愧的。 ―――中科院院士郝柏林...

邹承鲁:真诚透明的科学人生

2021年06月12日25
  女儿的话:父亲一直都敢于接受挑战   邹承鲁先生是在11月23日早上5时22分,因为淋巴癌手术后白血球过低,引发肺部感染而逝世的。 下午,记者赶到邹承鲁先生家,饭厅改成了灵堂,邹先生的照片上挂着黑纱。杨福愉院士和梁栋材院士来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这把“钥匙”叫李四光――从全国地质资料馆纪念李四光先生诞辰130周年档案展看地质工作转型发展

2021年06月12日32
    “继承发扬李四光先生矢志不移的爱国情怀、坚持真理的科学品格、强烈执着的创新意识、诲人不倦的师表风范、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机关党委统一部署下,全国地质资料馆会同李四光纪念馆日前精心组织举...

两代人三院士 李四光一家的传奇故事

2021年06月12日36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六集特别节目《家国春秋》通过六个家庭的故事,讲述功勋和传奇背后的家国情怀。今天要讲的,是地质学家李四光一家的故事。   孙中山勉励他“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立志科学救国三易专业   1889年,李四...

陈 嘉 庚 率 领 华 侨高 举 抗 日 救 国 的 旗 帜

2021年06月05日34
    1923年,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南洋商报》,从事抗日救国活动,发动抵制日货,在华侨社会产生很大影响。1928年山东“济南惨案”发生后,陈嘉庚先生组织“山东惨祸筹赈会”,担任会长,第一次把华侨抗日的力量团结起来,并培养和训练一批爱国骨干分子。而马尼拉市...

追忆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梁思礼

2021年06月05日31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于2016年4月14日10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梁思礼是中国著名的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他参与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的诸多“首次”,曾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研制中首次采用新技术。他对航...

梁思礼:一代大师与他引以为傲的家庭

2021年06月05日40
    “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我回国后和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奉献一生,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 ――梁思礼  ...

陈云与于若木的婚恋家事

2021年06月05日47
    1937年12月,陈云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后不久,因过度疲劳,致使流鼻血的病复发,只得休养。为此,组织上考虑要派人照料陈云。当然,护理工作要女同志比较合适。于是,组织上就到陕北公学五队去挑选护理人员。最后挑中了于若木。那时于若木已有了两年党龄,历史清楚,政...

李四光与许淑彬的爱情故事

2021年06月05日48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村。少年时代在家乡求学,1902年冬赴武昌读书;1904年赴日本求学,回国后参加了武昌起义;1913年,李四光又赴英国留学;1919年回国,先后担任北京地质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

程不时:我欲乘风贯长空

2021年06月01日31
  提到程不时先生,似乎总是绕不开"运10"。20年来,围绕"运10"的议论沸沸扬扬,众说纷纭。直至20世纪末,互联网上还出现了长达一年的争论。"运10",我国惟一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运输机,它问世于上世纪80年代初,"比世界大型喷气飞机的出现晚了20多年,但在研制技术上大大缩短了我国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