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03页
追忆“歼10之父”宋文骢:让起落架流着我们自己的血液
2021年05月15日28
19年前的1998年3月23日,“猛龙”歼10首飞成功。自此,这一天也成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歼10战机总设计师宋文骢的生日。 歼10不但是第一款由亚洲人独立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更具有国内从未设计过的腹部进气道、国内独一无二的水泡式座舱、是我国第一...
宋文骢:壮志凌云
2021年05月15日28
“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澎湃强国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进钢铁雄鹰。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他怀着千里梦想,他仍在路上。”―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评选授予宋文骢的颁奖辞。 游击队员出身的飞机设计师...
吴大观: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
2021年05月15日27
吴大观,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以他赤热的“中国心”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上无限辽阔的天空…… 在中国航空发动机艰难而悲壮的起飞线上,他是力挺千钧、勇往直前的开山脊梁 立志航空报国 翅膀,多么神奇的翅膀...
王元院士逝世!师从华罗庚,系中国首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者
2021年05月15日33
据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讣告,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5月14日12时46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91岁。 南都记者了解到,王元师从华罗庚,是中国最早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俗称“1+1”命题)的学...
铣工大师张小军:26年心无旁骛打磨精准技艺
2021年05月09日41
瘦小的身板,黝黑的皮肤,眼神中透露着一股韧劲。在德清的浙江新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记者见到了这位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浙江省铣工技术比武第一名、省职业技能带头人、省首席技师等诸多荣誉称号,近日又获评“浙江工匠”的张小军。 从1991年进厂做学徒开始,张小军已经和铣...
与浪费针锋相对
2021年05月04日29
“浪费”通常从嘴里把它说出来时,我们自然就会将它定义为贬义词,听起来会让人觉得讨厌,因为它指消耗了资源而不创造价值的一切人类活动,比如我们精益里所学到的八大浪费:包含过剩的浪费、库存的浪费、搬运的浪费、等待的浪费、加工的浪费、动作的浪费、不良品的浪费以及管理的浪费。...
“电焊女教授”刘克敏
2021年05月04日35
厚厚的焊接服,包裹着娇小的身躯;焊枪的顶端,火花四射,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走进杭萧钢构的车间,在这个几乎都是男职工的工作空间里,一个娇小而专注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电焊女教授”的萧山区首席技师刘克敏。 防护面罩下是一张文静的面容,汗水从她的发梢滴落。...
“焊工大师”王敏燕:焊枪就是我的“绣花针”
2021年05月04日44
从19岁到48岁,王敏燕将一名女性最美的29年奉献给了自己的焊枪。29年间,在弧光焊花四射的车间里,王敏燕焊接完成了60余万道管口,管口拍片数近2万道,对焊接工艺进行完善,实现管口一次试压泄漏率为“0”。29年间,王敏燕以女性的细腻和专注,在男性扎堆的焊工行业,开拓出自己职业生涯...
中国最早的铁路工程师摇篮
2021年05月02日34
京张铁路是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使用了大量本土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中进步,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的过程中成长,并且在京张铁路建成后陆续被聘用参与其他铁路工程建设,辐射到全国各地的铁路事业中,遂使京张铁路成为中国最早的集中锻...
天和核心舱升空,中国空间站肩负民族重任
2021年05月02日33
历史将隆重记下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这一天!11时许,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随着天和核心舱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太阳能帆板两翼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