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先驱激励后人――纪念王淦昌诞辰100周年
2022年05月09日33
今年是王淦昌先生诞生100周年的日子,这是中国原子能研究院永远纪念的日子。王淦昌先生曾先后两次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作,他在原子能院工作期间为核科技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作出了卓越贡献,激励着新一代的原子能院人不断进取。 作为我国著名核物...
中国连拱坝之父|汪胡桢与高速铁路
2022年04月10日33
汪胡桢(1897一1989)浙江嘉兴人,我国著名水利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水利事业的开拓者,被水利界誉为“中国连拱坝之父”。 纵观汪胡桢的一生,一般人们还只关注他在水利、教育方面的成就。实际他涉及很多领域,几乎无人知晓,�K创下...
钟群鹏:60年光阴献给失效分析事业
2022年03月05日33
一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钟群鹏院士的家,我们就被客厅中央悬挂的国画作品所吸引,这幅水墨国画正是钟群鹏的好友按照钟老家乡丰惠老宅的居住环境精心创作的。 “年纪大了,不能常常回家乡走走看看了,每每想家乡的时候,我就看看这幅画,一解内心深处这份浓浓的乡愁。...
高镇同:研究“疲劳”的勤奋之人
2022年03月05日28
深夜,静谧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土城校区家属院,年逾九旬的高镇同家总是亮着灯。每天下午起床,再工作到拂晓,这是他长期科研生活养成的习惯。高镇同1950年大学毕业,至今仍在发挥余热。 在外,他是中科院院士、结构疲劳专家;在校内,他是北航首届立德树人奖获得者、捐...
高镇同院士:“一门六院士”,助数千架飞机“延寿”
2022年03月05日29
从事飞机结构疲劳和可靠性研究60年,去年90岁时才退休; 创立“疲劳应用统计学”,研究成果助力数千架军机使用寿命从1000多小时延长至3000小时; 1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高镇同:永远不知疲倦的结构疲劳专家
2022年03月05日37
高镇同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著名结构疲劳专家、教育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4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部级奖励9项。曾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
追忆著名物理学家何泽慧:不愿别人说自己是名人
2022年02月13日32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 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6月20日7时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何泽慧院士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曾任第...
忠诚科学的中国“居里夫人”――何泽慧
2022年02月13日28
2011年6月20日上午7点39分,听到匆匆赶来的女儿在耳边轻轻唤了一声“妈妈,我来了。”显示着何泽慧生命体征的心电图瞬间变成了一条直线。“妈妈在等我”,在母亲生命最后的几年,一直日夜相伴的小女儿钱民协懂得母亲最后的苦心。 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的...
记一位女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何泽慧
2022年02月13日31
何泽慧先生是“学术和道德的统一”这一科学传统的践行者。她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道德方面也堪称楷模 2015年11月22日的北京, 大雪纷飞。纪念铀核“ 四分裂” 发现69周年暨《何泽慧传》、《何...
何泽慧:率真而温暖的苏州女儿
2022年02月13日30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何泽慧逝世的消息,时隔21分钟,在20日早晨8点传回了她学习、生活了12年的母校苏州市第十中学。百年老校的“闻道廊”上,“何泽慧简介”的碑刻四边,镶上了白色玫瑰和黄色菊花编织而成的花圈。伴着淅沥的小雨,十中校长柳袁照在碑刻前陷入了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