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美丽同行――李方华院士的生活理念
2004年07月30日30
在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中,自古至今,女性在社会中似乎永远也改变不了“弱者的形象”。当李方华院士捧着奖杯和鲜花从法国载誉而归之后,国内众多媒体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女性科学家如何处理科研与家庭生活,也许几个小细节可以给我们一个有启发性的回答。 ...
李政道和两种文化
2004年07月11日25
1946年,20岁的中国青年李政道到了美国芝加哥。他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小康之家,但在内忧外患、风雨如磐的时代,从小学到大学,他一直没有得到完整的教育。当他快上小学时,“一・二八事变”爆发,在日本军国主义的炮火中,地处上海闸北的商务印书馆变成了灰。当他快上中学时,又来了“八・一三...
访科普作家李毓佩教授
2004年07月11日25
李毓佩,1938年7月生,山东黄县人,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北京科普作协理事。科普作品有《数学科普学》、《数学司令》等50余本,文章600余篇,共约600万字。作品曾荣获“第四届中国图书一等奖”、“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奖一等奖”等。 数学作为一门古老的科学,本身既...
王元:我心目中的华罗庚
2004年07月11日28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科学院院士王元,花费八、九年的时光,写了一本数学家的传记,这本书就叫《华罗庚》。说到科学家的传记,我们已经见过很多了,但是由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来写的另一位著名数学家的传记,还是头一次见到。说到本书的写作,王元先生不无自信地说:因为只有我,对他尤其是对他的数学工...
珍惜年华 笑对人生――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肖纪美
2004年07月11日26
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呢?有人可能会认为,拥有财富或权力,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便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而我一直认为,只有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才能真正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拜访了著...
学术带头人的平民路线
2004年07月10日27
对中国信息科学领域略有了解的人,至少听说过“李国杰”这个名字,而且对他“中国信息技术发展应走平民化道路”的思想多少有所耳闻。从他的思想观点看,他似乎应该是一位在中国本土培养和成长起来的科研人员。但事实上,李国杰在1987年回国前,在美国一直从事智...
白春礼从“战士”到院士的跨越
2004年07月10日29
关于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曾听人说起许多个小故事。一直以来,总想知道这些故事的可信度有多高。于是,此沙采仿的过程不经意间完成了求证故事真仿的过程...... 故事一: 2001年9月,长春东湖宾馆。刚下飞机的中国科学院副院...
得益爱好 充实人生
2004年07月10日30
1月31日,春节后的第一个周六,很多人还没有从春节长假的休闲状态中调整过来,当记者冒昧向8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关君蔚打电话要求采访时,他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采访就约在第二天,周日,他仍会在办公室工作,欢迎记者去找他。 大风的...
蛋白质组学提速新药研发――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贺福初
2004年07月05日26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组学集生物分析、分析技术、信息技术和材料技术等之精华,将蛋白质组技术应用在生物靶标发现及新药研发整个过程中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第八届海内外生命科学论坛” 在北京举行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学习冯康科学创新精神
2004年07月05日25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他独立于西方创始有限元方法及随后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使他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驰名世界。1980年初,他转向动力系统计算方法的研究。在他去世4年后,这一重大研究成果终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自1990年以来我国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