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内容

更多内容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教育:花钱与花心思

2009年12月13日27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培养人是要花钱的,但是更要在懂教育的基础上花心思。仅有钱是堆不出一个好教育的。 办好教育,应该先花心思再花钱。否则,就会不断地出现劳民伤财的蠢事,比如全国各地大搞教育“大跃进”,建教育城,成本大增的同时,将学生由“人”变成只能够像...

创新与怀疑

2009年12月13日30
    信仰止于怀疑,而创新却始于怀疑。信仰就意味着你不再怀疑,而创新却要你学会打破陈规。现在的教育,既要你信仰,又要你创新。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总是要追求确定性的真理的,所以尼采说真理的敌人有时就是一个人的信念。他说:“对真理来说,信念是比谎言更危险的敌人。...

中国人的思维有什么特点?――一个日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眼中的中国思维

2009年12月13日36
    日本的汤川秀树(1907-1981)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由于最早提出原子核中的质子与中子是由于交换某种媒介粒子而结合在一起的理论而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有一本科普性的随笔集《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里面对中国思维方式与...

大国富强的内在动力

2009年12月13日35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写下了一句颇富哲理的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在各国走向繁荣昌盛的途程中有一些共同的因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对这些共同因素的偏离,不论这种偏离朝向哪个方向,总会招致逆转和挫折。通观...

我不相信教育神话

2009年12月12日30
    因为有了“大跃进”这样的历史教训,因此,我对一切领域的神话都不相信,但是尤其不相信教育领域中的神话。原因很简单,教育是育人的事业,人的成长得一步步来,快是快不出什么名堂的。有时相反,慢反而可能会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因为慢,人的身心才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得到...

一个民族为什么没有仰望天空的习惯?

2009年12月12日26
    中世纪时意大利天文学家伽俐略面对宗教裁判所的审问,作这了样的回答:“如果堵住人们的嘴就能消除怀疑的话,那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要执行这么一个决定,不仅需要禁止哥白尼的书,及其他持有同哥白尼相同观点的人的书,还必须禁止整个天文学。而且,还有...

换位思考的难题

2009年12月12日30
      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开始提倡每个人都要进行换位思考。因为每行有每行的难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难处,隔行如隔山,换位思考常常有利于帮助我们消除偏见,增加理解,从而达到和谐。现在最常见的就是领导与职工之间进行换位思考,老板与员工之间进行换位思...

文化杂交的优势

2009年12月12日29
      中国两次最高科技发明奖都授予了著名农学家。一次是搞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先生,这次是搞小麦杂交的李振声先生。可见中国现在首要问题还是吃饭问题。很有意思的是,这些杂交种子都是取水稻与小麦的远亲进行交配,然后生出健康强壮高产的第二代、第三代,而且杂交的...

中国求索现代化之路:60年,我们走了多远?

2009年12月08日41
      现代化,中国的百年梦想。   曾经,这个目标遥不可及,有梦却无路。   如今,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已成长为世界瞩目的工业大国,梦想已成真,前路更辉煌。   变化,发生在一个甲子间。    (一)   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惊醒的中国,...

从总理讲话看中国教育问题

2009年12月03日29
      温家宝总理是建国六十周年来最懂也最重视教育的总理,这一点我是毫无疑问的。理由有几点:第一,温总理关于教育的讲话的关键词常常有:学会思考、独立思考、逻辑、以人为本、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创造精神与能力、科学精神、学生素质。这些关键词所包含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