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内容

更多内容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舆论监督和“公众人物”

2004年09月01日28
内容提要 本文借鉴美国诽谤法“公众人物”概念,根据我国新闻侵权案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在涉及公众人物的这类案件中,维护言论自由特别是批评权和名誉权两者之间的合理平衡的原则必然演进为对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保护应当适当弱化,对新闻媒介和公众的批评言论应当适当宽容的原则,并阐发了近年来学术界为克服“两权”失衡...

法拉第时代的科学讲演

2004年08月28日31
历史上早些时候的科学研究,是要既有钱又有闲的人才能玩得起的。研究,需要图书、仪器、药品、实验室和助手,须投入大量经费。像拉瓦锡那样个人赚了大钱足够实验室开销的人毕竟很少。多数科学家还得靠社会上的富翁掏腰包资助,或是靠官家拨款(如法国皇家科学院)。   英国的B.T.朗福德伯爵,在伦敦募捐,于17...

中国“科普”的构建原则

2004年08月28日27
现代国际社会关于“科普”的定义表达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皇家学会、大不列颠皇家学会和英国科学促进会共同组建了“英国公众理解科学委员会”,致力于英国的科普事业,在成立前夕发布了报告《英国:公众理解科学》。该...

科学要像艺术一样普及

2004年08月28日26
科学记者应该如何进行科学传播?前苏联科学传播工作有什么经验教训可以借鉴?俄罗斯的科学家如何与科学记者联系,请看来自俄罗斯的科学记者说――   弗拉季米尔・古巴列夫的名片特别简单,除了名字、“莫斯科”和电话号码以外,没有任何头衔;他的身份也特别简单,不属于任何机构、组织或是学院。然而他在俄罗斯却是...

中国学者在“忙活”些什么?

2004年08月26日27
1997年以前,以新、马、泰、韩、香港为代表的东亚经济飞速发展,“东亚模式”的说法甚嚣尘上。此时克鲁格曼大胆预言,东亚将“雪崩”,爆发金融危机。时人笑之,其后哑然。   2000年,美国学者迈克尔.T.克莱尔推出《资源战争:全球冲突的新场景》一书,书中大胆预言:21世纪,资源匮乏将成为国家之间冲...

真爱的要素

2004年08月25日24
一切类型的爱,包括父母之爱、兄弟之爱、两性之爱等,它们所共同具有的要素是:关切、责任、尊重、了解。   母爱最典型地说明了爱蕴含关切。如果一位母亲毫不关心她的孩子,竟然忘记了要喂养他、洗他、抚慰他,那末不管她怎样信誓旦旦地夸耀其爱子之情,我们也决不会称之为真诚的爱;反之,如果我们观察到她对孩子关...

切莫小瞧中外教育的细节差异

2004年08月23日27
      在京举行的以“科学、青年、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亚太经合组织青年科学节上,有1200多位境内外代表参加,成员以14~18周岁的青少年学生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次相互交流的好机会,细节上的碰撞从开幕式就看出来了。   这些细节上的差异,其实正是...

科学史上最孤独的天才

2004年08月23日29
    孟德尔的论文在1868年发表后,他订了40份单行本,分寄世界各国的权威,其中一份也寄给了达尔文,但是达尔文从来没有阅读它――人们在达尔文藏书中发现它的时候,连页没有割开。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孟德尔和达尔文一样是生物学的创建者。然而,研究达尔文的传记、...

朱日祥:敢于面对落后的现实

2004年08月23日33
    夏日的一个早晨,朱日祥院士在班车上接到记者电话,并同意当即接受采访。 “中国的科技落后于西方,这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如果不敢面对这样的现实,其他甭谈了。”朱日祥院士接受采访时不断地不由自主地强调他的这一观点。 记者:有一个老话题,但还是想知道...

论青年的创新教育

2004年08月18日35
      青年兴则国家兴。世纪之交青年创新能力的高低,对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识青年创新教育的内涵、意义与途径。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