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圣:教育和学术不能大跃进
2004年07月19日25
为了评职称,要求中小学老师和幼儿园教师写论文,实际上是鼓励人们不务正业、不做好本职工作而专门搞歪门邪道。 随着本报记者的不断追踪,福建学术腐败案已经越挖越深。但是其中一些现象却让人看不明白:那些受...
炼就孩子坚强的意志
2004年07月19日32
我们经常会因为孩子的下述表现而苦恼: 孩子一会儿学这,一会儿学那,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却不见成效。这是没有目的性,学习无计划的表现。 孩子在做事前,前怕狼,后怕虎,怯懦胆小,犹豫不决,这是行为缺乏果断性的表现。...
论奉献与发展的关系
2004年07月17日26
一、奉献是为了发展 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和发展。和平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了包括和平在内的人类更美好的生活---从这里可以看出,发展优先于和平。作为发展优先于和平这个论断最有力的解释,就是伊...
论奉献精神与本职工作的关系
2004年07月17日28
关于奉献的问题,我们已经谈了很多,但在真正奉献的实践过程中,大家对奉献普遍感到很模糊,尤其对于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他们时常把奉献作为礼物和奖品,随意恩赐和馈赠他人。比如说在谈到为人民服务时,有很多人仅仅为了完成本质工作,就说他这是在为人民...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何祚庥与段若非关于“以人为本”的对话
2004年07月15日25
何祚庥简介 何祚庥,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 早期从事粒...
恺撒与上帝的对弈――从“人机大战”看人类智慧进化
2004年07月15日29
“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仿佛应验了那句西谚:“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6月12日,诸宸与“紫光之星”联手上演的国内版“人机大战”刚刚落幕,“各取所需”的种种总结便轮番登台。推出“紫光之星”笔记本电脑的清华紫光公司念念不忘的,是这场活动给自己的品牌增添了怎样的色彩;中国国际象棋队原...
刘东生:执著专注 合作为上
2004年07月11日28
刘东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第四纪地质学家和环境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提出关于黄土――古土壤序列260万年来古气候多旋回学说。开辟了地球上大陆与海洋沉积环境的对比,为全球变化提供了依据。20世纪60年代末开创了我国环境地质研究,推动医学与地质学之间的互相渗透。主要著作有《中国...
邹承鲁:追求科学和真理
2004年07月11日27
“努力追求科学真理,避免追求新闻价值;跟踪最新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提高水平,勤奋工作,永不自满。”这既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邹承鲁先生做学问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他学术轨迹的真实写照。 邹承鲁,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1923年生,28岁获...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写于两院院士罗沛霖九十华诞
2004年07月11日26
永不止步的探索者 1999年10月,在我陪同王大珩、罗沛霖等院士来到巴丹吉林沙漠考察的时候,我认为自己见证了生命的奇迹。 王大珩院士当年85岁,罗沛霖院士当年86岁,当我跟随他们身后在五六层楼高的观测塔上爬上爬下不由气喘嘘嘘时,我不禁问自己,如果能活到他们这个年纪...
论中国思想
2004年07月09日29
Title: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hinese Thought Abstract: T The Chinese thought in this text is defined as the dynamics of the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