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内容

更多内容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李光前与陈嘉庚

2021年04月12日34
    被国内外公认为“最美大学之一”的厦门大学,座落在层林叠翠的五老峰下,西边毗邻千年古刹南普陀寺;东边连着远近驰名的胡里山古炮台;前面不远为鹭江出海处,海面上白帆点点,鸥鸟自由盘旋飞翔,碧蓝的海水,洁白如练的海滩环绕着演武场周围,衬托着厦门大学校园如同出水芙...

教育家的风骨

2021年04月12日32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之风,首先当是他的风骨。 教育家最看重风骨,教育家最具风骨。风骨,是教育家最伟大、最可贵之处。风骨也,人之气概、气节、品格也。崇高的人格,不屈的气节,宽广的胸怀,刚毅的性格,爱憎分明之情感,独立自由之精神与思想,等等,构成了教育家的风骨气象。...

首任校长:唐文治

2021年04月11日31
    “诸生今日来校学习航海,日后,个个要到海上做事,看大浪,吹巨风......诸生应记得,商船驶到国外,其实是国家的势力所达之处......而国家一旦有事,诸生即是海军,故东西洋各国,均特别优待商船人才......愿诸生学成致用,不负厚望。勉之,勉之”。...

成第一等人才 先砥砺第一等品行――唐文治先生的德育观

2021年04月11日32
    唐文治先生于1907年被推荐到上海交大前身任监督,主持校政,力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努力改造学校,培养高素质的经世人才。他在文章中曾说:“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成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

我的老师周光召

2021年04月04日34
      1982年,我从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考取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生,跟随周光召先生攻读硕士和博士。从学生到走上科研道路,周老师在学术上指引我、培养我,在生活中关心我、帮助我,在我每一个人生选择的重要关口,周老师都对我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他...

智识分子――饶毅眼中的周光召

2021年04月04日37
    【注】饶毅:男,1962年出生于江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知识分子》主编 。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   学者是否好,不看外行的毁誉,而在业内的口碑;   伯乐是...

彭士禄:鲜为人知的中国首任核潜艇总设计师

2021年04月03日32
  1970年8月30日,在四川夹江大山深处的“909”基地,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计研制的核潜艇陆上模式堆顺利达到满功率,发出了中国第一度核电!这意味着,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心脏――核动力装置开始运行了! 这一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自主核动力技术的国家,大家...

彭士禄:愿做核潜艇上的螺丝钉

2021年04月03日29
              86岁的他,在护工的帮助下,从轮椅里挪到采访室的椅子上,略喘粗气,却不忘把一杯浓茶放到桌上。   很难想象,眼前这位随岁月变得孱弱的老人,就...

彭士禄: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

2021年04月03日30
     彭士禄,1925年生于广东海丰,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58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工作。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顾问、中国核学会名誉理...

攻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心脏”

2021年03月20日43
    中国科学家独立自主研发“两弹一星”的过程,创造了无数奇迹。但由于这些工作大多属于“绝密”级别,因此背后的故事也多数鲜为人知。著名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自良带领团队攻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心脏”的历程,就是其中一则神秘的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