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丁颖
2024年06月13日37
丁颖,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水稻专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1926年他在广州东郊发现野生稻,随后论证了我国是栽培稻种的原产地之一;首先把水稻划分为籼粳两个亚种,并运用生态学观点,按籼―粳、晚―早、水―陆、粘―糯的层次对栽培品种进行分类;为生...
张钰哲:永不熄灭的“中国星”
2024年06月13日36
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张钰哲曾留下诸多“第一”――成为第一个发现新的小行星并命名为“中华”的中国人;发起并组织中国第一次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的日食观测行动,并拍摄了中国境内的第一张日全食照片和第一部日全食彩色影片;发表中国第一篇论述人造卫星轨道的论文;第一次...
张文木:学者是一个国家的“定海针”,学习司马迁
2024年06月13日33
演员的脸比字好看,学者的字比脸好看。演员当多露脸,学者当多写字。文字是学人的基本功。 今人出名靠电视包装,古人出名靠民间的传颂和想象。佛之所以受人朝拜,是由于沉默无言;杨玉环之所以美若天仙,是由于没人见过她。 泡沫总比实体多,虚的总比实的多,看...
张文木:学而优则学,仕而优则仕
2024年06月13日33
司马迁从“腐刑”中得到的一生经验是:学而优则学,仕而优则仕。 倡导“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1]的孔子一生想作政治家,为此颠沛流离,东躲西藏,《论语》中充满了“逝者如斯”的践行精神,结果还是文人的命!孔子至死也想不到他的命运竟如此富有戏剧性:不...
嫦娥六号将实现人类首次在月背采样返回
2024年06月12日39
在今天(2023年9月29日)这个和月球有着不解之缘的节日里,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的最新进展。目前,“嫦娥六号”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工作,计划于2024年前后实施发射,它将前往月球背面采集月球样品,并带回地球,这也将是人类首次开...
探月四期工程已全面启动 “嫦娥六号”计划到月球背面采样
2024年06月12日30
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有哪些新动向?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近日透露,探月工程四期今年正式启动工程研制,中国航天还将陆续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探测器,开展任务关键技术攻关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嫦娥六号”计划...
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嫦娥6号要解决最”老“的问题
2024年06月12日31
“月亮怎么来的?”“探月对地球有什么作用?”2023年6月15日,在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大会暨第二届中关村商业航天大会上,中科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以《月球开发利用的前景》为题的讲演中提到,深空探测是科技竞争的制高点,而月球探测则是起点...
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
2024年06月10日35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山东荣成人,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中国...
尹飞虎:一生执着农业水肥
2024年06月10日37
尹飞虎,1954年出生于湖南平江,是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我国著名的水肥专家。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图片由作者提供) 一提到新疆,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干旱、缺水、寸草不生等词语。然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却让那里的农业...
黄仁勋在台北电脑展上的6条预言和5个AI应用场景
2024年06月09日41
2024年6月7日,为期4天的中国台北电脑展(COMPUTEX 2024)落下帷幕。该展会集聚了PC领域上下游企业,英伟达、AMD、高通、英特尔等业内巨头纷纷在该展会上展示了最新一代产品和前沿技术。 其中,“AI教父”、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J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