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者胜出
2017年03月11日27
国画大师齐白石成名后,有人问他何以从一介木匠成为一代名家,他答道: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作画如此,做人做事亦是同理。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是内心和谐的胸怀气度,是修身养性的精神追求,是厚积薄发的...
中华人文精神的两大传统
2017年03月09日26
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项重要贡献。中华文化从西周以来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文化品格,而西方在公元以后形成的是以神为本的文化,直至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才高举起人本主义的旗帜,启发人不要做神的奴隶,要做人自己。它的思想来源是古希腊罗...
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
2017年03月08日27
诺奖检验的是一个国家对人类知识大厦的贡献度;中国确实需要一次诺奖来证实自己在人类知识的大厦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又到了一年一次诺贝尔奖开奖的时候。今年的诺奖――具体地说,是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中国作家莫言问鼎的概率较大,已经吊足了国人的胃口。...
《岳阳楼记》的风骨
2017年03月08日28
无数次登临岳阳楼,每一次我都以朝圣般的虔诚,反复咏读《岳阳楼记》这千古流传的篇章。寒来暑往,岁月流转,这座名楼让我在迷茫中学会沉静;这篇名文与我相伴,让我在困顿时备感温暖。 文字是有生命的,文字也是有风骨的。《岳阳楼记》的风骨,由时光与苦难...
学会坚持
2017年03月05日31
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保尔・柯察金的自强不息、坚定执着再一次深深感动了我。主人公虽然命运坎坷,但他以惊人毅力不懈奋斗,让我深切感悟到“坚持”的价值和意义。 坚持是一种品格、一种力量。干成某一件事情乃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不...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的10句话:简短,深刻!
2017年03月04日26
第一句:结交“两个朋友” 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不断地“充电”、“蓄电”、“放电”。 第二句:培养“两种功夫” 一个是本分,一个是本事。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靠“两本”起家靠得住。 第三句:乐于吃“两样东西” 一个是吃亏,一个...
漫话座右铭
2017年03月04日28
座右铭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式,以其简练、精彩的文字浓缩了人们的志向、情怀、意志、态度。人有座右铭,如有严师在侧,似有警钟悬耳,时时提醒、事事监督,对生活、学习、工作、事业都大有裨益。 座右铭最早见于《文选・崔瑗〈座右铭〉...
《周易》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2017年03月04日28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数千年来,高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源头,内蕴博大精深,万有齐备,密切地联系着整个社会人生。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周易》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一论述,阐明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的道理。穷则思变,变中求新、新中求...
让人仰望的坚守
2017年03月03日34
世间之事,坚持一阵子易,坚守一辈子难。唯其艰难,更显勇毅;唯其坚持,才能实现梦想,成就事业。 有一年,导演冯小刚受邀担任一次选秀活动的评委。活动期间,主办方暗示冯小刚,一名有来头的选手,已被内定获奖。冯小刚一听此事,怒不可遏:“获奖人已经定好,还要我...
以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
2017年03月01日29
培养大国工匠,源头在一流的工程教育。如今,工科人才的培养,不止一次听到“局中人”直呼“两难”:一头是工科学生的“难”,难在专业“窄化”、生活“宅化”。学生抱怨课程多、实验多,疲于应付眼前连绵不绝的苟且,无暇诗和远方,更难涵养精益求精、沉潜专注的匠心。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