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如何看中国未来的发展?
2010年02月12日27
国庆60年,也正值改革开放30年。过去60年里,前后两个30年中国的发展形成截然反差。与此同时,过去30年改革,中国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有不少教训,其中一些教训的泥淖,我们至今还没有完全拔出来。这就使人产生进一步的思索:过去30年,中国的成功主要在哪里?问题在哪里?未来30年或60年,...
我们的城市是一堆一堆的积木
2010年01月30日24
通常认为美国是一个没什么历史的国家。建国才两百来年,很多人谈到这点时,不免几分不屑:哈,跟我们的上下五千年怎么比?但逛了一趟美国之后,我的结论恰恰相反:是美国,而不是我们,更珍重历史,历史保存更完整。 美国很多老城,几乎就是一座座城...
重新回到人,重新从人出发――改革三十年纪念感言
2010年01月21日24
纪念改革三十年,不仅仅是怀旧,更是为了寻找改革的原点,更是为了从原点重新吹响改革的集结号。 改革三十年是成就卓著的三十年。它不只是让国民告别饥寒交迫,不只是创造足以举办北京奥运会、足以抗击汶川地震的强大物质基础,本报发布的年度人物榜单和精神成就榜...
不要折腾老百姓的小日子
2010年01月21日23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的历史时刻,高层公开呼吁不折腾,语惊天下,耐人寻味。 改革前的当代史,大体可以归纳为一部折腾史。总有一种力量让你不能静下来,把你卷入变幻莫测的政治狂飙之中,去跟天斗,跟地斗,跟人斗。斗到饿殍遍地,斗到冤魂遍野,斗到天怒人怨。大好时光都被荒...
靠做好事成功
2009年12月16日24
今天读薛涌先生的《道德市场化,市场道德化》一文,很有感触。文中例举了自己在美国搬家因为要购买纸箱子,而到纸箱子公司时却得到了许多免费的旧纸箱,这样使自己的利润下降的同时,却为社会环保做了贡献,也为顾客着想节省了开支。这个案例确实是有意思。完全颠覆了我们小时候所受到的关于资本主义垂死挣...
大国富强的内在动力
2009年12月13日33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写下了一句颇富哲理的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在各国走向繁荣昌盛的途程中有一些共同的因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对这些共同因素的偏离,不论这种偏离朝向哪个方向,总会招致逆转和挫折。通观...
中国求索现代化之路:60年,我们走了多远?
2009年12月08日41
现代化,中国的百年梦想。 曾经,这个目标遥不可及,有梦却无路。 如今,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已成长为世界瞩目的工业大国,梦想已成真,前路更辉煌。 变化,发生在一个甲子间。 (一) 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惊醒的中国,...
精神不死仍有传承
2009年10月10日36
从媒体报道看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高锟,一脸童真的微笑,我和我的同事心都快碎了。 我们知道,姗姗迟来的诺贝尔奖虽然给高锟以及他的家人和海内外华人带来了喜悦,但患上了中期老年痴呆症的他,现在最清晰的记忆,只有他的患难夫妻,他已全然忘记了光纤,以及它在发现光纤过程中的千辛万苦了。...
注定只能在没有大师的时代里摸索
2009年10月07日24
长寿自有长寿的好处,但也有它不可弥补的缺憾:你得在人生的尾声忍受亲朋渐次离去之后的孤独和凄凉,一个没有友人的世界注定是凄冷而又孤寂的。寿比南山的季羡林先生看着师友们一个个离他而去,曾写过不少感情真挚的思念文字,并且打动了许多读者。现在,轮到人们来...
甲子华诞:欢乐中国・青春中国・力量中国
2009年10月02日39
――欢乐中国。十月一日,这个国家的心脏,近二十万民众前后登场欢呼庆祝,以肢体语言和各种象征性符号讲述“中国故事”,并将天安门广场覆盖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首先从各个受阅军种整齐划一的列队动作中,精锐之程度可见一斑。紧随而至的群众游行,在保持中国人特有的内敛稳重之上,也以宏大场面打破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