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实现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毛泽东回忆: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时自己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

2024年06月14日34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家乡湖南湘潭。一路上,毛泽东对陪同的王任重、周小舟回忆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时自己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 他说:开始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时候,政策很“左”。“我自己就亲手烧过一家地主的房子,以为农民会鼓掌赞成,但是...

冯友兰:人生成功之因素

2024年03月01日32
    三种因素――才、力、命   在人生成功的过程中,须具有三种因素,这三种因素配合起来,然后才可以成功。 一、天才;我们人生出来就有愚笨聪明的不同,而且一个人生出来不是白痴的话,一定会在一方面相当聪明,而这种生出来就具有的愚笨聪明...

《建国方略》的梦想与实现:孙中山的建国思想

2022年06月03日34
    “不但在过去和现在已经证明,而且在未来还要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三民主义最忠诚、最彻底的实践者”――毛泽东     “(孙中山)带了一幅约六英尺见方的大地图,当他把它摊在地板上时,我看到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他不仅...

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二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21年10月10日30
  近来,有观点对“共同富裕”片面解读,将“共同”妄断为“同时”“同步”,曲解了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谋划共同富裕的探索实践,释放出坚定...

饶宗颐:中国梦当有文化作为

2021年05月29日30
    21世纪是我们国家踏上“文艺复兴”的新时代,中华文明再次展露了兴盛的端倪。我们既要放开心胸,也要反求诸己,才能在文化上有一番“大作为”,不断靠近古人所言“天人争挽留”的理想境界。          2001年,我在...

提升中国梦背后的精神力量

2019年09月17日25
    思想者小传   童世骏1958年9月生于上海,1982年和1984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4年在挪威卑尔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除百余篇论文以外,出版学术著作10...

成功的路

2018年01月09日26
                        1986...

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2016年10月27日25
      姜义华,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特别研究员。曾任复旦大学当代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史学理论及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    核心提示...

纪念辛亥革命:重视中华民族百年心路历程

2011年11月04日27
    近年对辛亥革命,两岸的学术界和思想界也有一些新的思考……这些思索的终极目的,应该不是对当年的历史提出毫无意义的质疑,而是为了中华民族未来的走向,尤其是在制度现代化和精神现代化的方面。而中华民族的制度现代化和精神现代化建设,间接也可促进同属中华民族的两岸人民的共生和共荣。...

选择,奋斗在复兴的征程上

2011年10月12日26
  (一)时间的意义,远不能用长度来衡量。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90年约等于两个“文景之治”、四个“贞观之治”,或相当于一个三国争雄的时间跨度。而在近代以来的世界风云激荡中,90年浓缩了若干大国荣辱浮沉的兴衰、新兴国家举世瞩目的崛起。 1921-2011。从开天辟地的伟大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