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也是力量
2004年08月01日29
度量即胸怀,指的是为人处事的宽容、谅解和谦让程度。有博大的胸怀、容人的气度,作为普通人,能够广泛赢得友谊、信任和支持;作为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则是与同事团结合作、赢得群众信任的基本条件,是领导素质和水平的综合反映。宽宏的度量是一种高贵...
如何培养具有民族精神血脉的现代中国人格
2004年07月31日24
朱小蔓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魏英敏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钱 逊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汉秋 全国政协委员、教授 郭齐家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
中国:做建设性与负责任的大国
2004年07月21日24
2003年,大国关系比较突出的新变化反映在以下五点:一是美欧同盟关系出现严重分裂,美与欧盟之间竞争加剧;二是中美关系得到大幅改善,发展势头较好;三是中欧关系得以提升,相互间战略需求增大;四是日俄关系有较快发展,美日同盟不断强化,而中日关系则麻烦不断、进展迟缓;五是印与各大国关...
重建人文精神:富强中国之心理准备
2004年07月21日28
综观中国社会当前存在的种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封建旧思想的魔影仍依稀可见。在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富强的道路上,更应完成心理准备工程,解除百年积弱在中国人文精神上所形成的阴影。 如果说,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
论奉献与发展的关系
2004年07月17日26
一、奉献是为了发展 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和发展。和平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了包括和平在内的人类更美好的生活---从这里可以看出,发展优先于和平。作为发展优先于和平这个论断最有力的解释,就是伊...
也谈怨恨与嫉妒
2004年07月07日27
这两种情感――怨恨与嫉妒究竟怎样地相互联系又有差异,我至今也不十分清楚。自刘小枫撰文分析中国人的怨恨情结与文化革命之间的关系之后,许多知识份子都探讨过“怨恨”,尤其是以大众意志表现出来的怨恨,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巨大影响。因为对怨恨体验甚少,我其实没有资格讨论这个主题,只因先写了...
论公德
2004年06月25日28
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人也者,善群之动物也(此西儒亚里土多德之言)。人而不群,禽兽奚择。而非徒空言高论曰群之群之,而遂能有功者也;必有一物焉贯注而联络之,然后群之实乃举,若此者谓之公德。 道德之本体一...
吃苦耐劳教育与民族良知
2004年06月23日27
如今的孩子最缺乏的是什么?不用说就是吃苦耐劳精神了。而吃苦耐劳,就一个个体来说是立世之本;就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立国之本,或者说立族之本。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人舔犊之情的浓烈,恐怕要算全球第一了。特别是由于家庭和家族观念太强烈,孩子几乎就是整过家庭和家庭的希望,所...
儒学的人文精神
2004年06月19日23
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中的“文”以人为本位,“人”以“文”为本性或自性,它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自身心灵的诸关系合乎中节的协调,以教化天下,并由此而开出礼乐文化、人伦文化、仁爱文化、人神文化、自然文化和生生文化等。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
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2004年06月19日23
中国文化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中华民族是由许多的民族(或称为种族)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各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为丰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 从历史来看,不能不承认,汉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的地位...